2017年02月23日 星期四
“国家的需要就是创新港的使命”
——汇聚科技平台 迸发创新能量
2015年7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自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想法问世以来,西安交大的门槛更加“炙手可热”了。对于很多投资者和合作者而言,致力于汇聚顶尖科研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港,无疑将是跻身世界级科技园区的一匹黑马。

    瞄准国家战略 承载国家使命

    作为科技创新的“蓄水池”,创新港一开始就将目标瞄准国家战略,积极筹划、争取重大基地和重大项目,勇于担当承载国家使命的科技先锋之重任。

    2016年初,创新港迎来首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基地——西安交大和国家质检总局、陕西省质监局三方携手共建的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同年11月,“一带一路”质量高端论坛隆重开幕,《西安质量宣言》向全球发布,“一带一路”产业质量共生链由创新港向全球延伸。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重要讲话精神,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复,同意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建设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院址落户创新港,这是国家在西部建设集能源技术、能源装备、能源战略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的重要部署。

    即将落户创新港的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是工信部落实《中国制造2025》首批布局的15个国家创新中心之一,目前其建设方案已顺利通过论证。此外,创新港孵化的超精密计量标准传递及研发、Z箍缩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都已列入相关培育项目。

    夯实学科基础 辐射区域经济

    按照学科优势和发展属性,西安交大将创新港划为基础、工程、医学、人文社科四大学科板块,瞄准能源革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大数据、环境保护、医药健康等科技领域为主攻方向,布局建设23个研究院和一批研究中心。其中,全球健康研究院、西安数学与数学技术研究院等已陆续成立,全面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培养,推进成果转化。至2020年前,西安交大129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将全部搬迁到创新港,形成科技创新集群,打造科技平台新高地。

    在建设创新港的进程中,西安交大与陕西省紧密合作,为科技强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懈努力。一方面,陕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创新港建设,一次性批复29个陕西省科研基地落户创新港,包括18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覆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19个学科。另一方面,创新港积极与陕西12个地市合作,建设辐射西部的“创新码头”,实现人才、信息、资本等市场要素的穿梭流动。与榆林、延安、商洛等地市共建新能源、新材料研究院所等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引领国际合作 打造全球高地

    在创新港的建设过程中,西安交大特别强调加强与一流大学、世界500强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的实质性合作,通过设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动开放合作,打造世界级的科研高地。

    目前,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大学加盟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总部入驻创新港;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联合建立的“热流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建立的“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设计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利物浦创新研究院、牛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与国际知名高校共建机构落户创新港;雀巢、安利、3M、LG等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向创新港伸出橄榄枝,校企共同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开展顶级科学研究,建设产业创新基地。

    在未来,通过科研创新及转化平台的逐步搭建、科研产业化的带动和引领,创新港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将渐次凸显。保守估计,建成之后的创新港年转化成果将在百项以上,带动就业逾万个,实现相关产值500亿以上,一个世界级的科学研究高地屹立于祖国西部,成为科技进步的驱动力、“一带一路”的创新源、西部发展的新引擎!

    本版图文由本报陕西记者站提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