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行动派
65年后,当83岁的杨本贞站在渤海二十一路569号门前时,他想起了当初那个偏安一隅、风雨飘摇的小小铁木厂,一切恍如隔世。
这位渤海活塞的第一代创业者有三个“没想到”——
从一个只有4万家底的小小铁木作坊能做成营收超100亿的全球第四大“活塞巨头”;自从1986年勇夺全国第一之后,这项冠军渤海已经蝉联了28年;渤海活塞不但斩获了中国企业管理最高荣誉——“全国质量奖”,还将活塞装到了几乎世界所有知名汽车的发动机里。
往事并不如烟。渤海活塞的创业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如果创业者走错一步,历史可能就此改写,问题在于,一个在65年时间里专注如一的企业,经历过哪些紧要关头?又是如何一步步拿到“世界第四”的?
“渤海”往事
1951年,春寒料峭中,北镇铁木厂成立,“渤海活塞”的创业故事由此开始。“说是工厂,实际上就是作坊。只有几间一伸手就摸着屋檐的土房,大门就是横三竖四几根木棍钉起的栅栏,与羊栏、牛圈的门没什么区别。”
对刚满18岁的杨本贞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那时候工资也不多,除了饭费,剩下的几乎都用在了买书、买资料上。”这让他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小权威。
1958年,以小型农机具制造和修理为主的北镇铁木厂遭遇尴尬:在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年代,农具、农机配件的生产一直在赔本,企业正常生产都难以维持。不久,时任生产科科长的杨本贞接到领导下的“死任务”——每月挣4万元。情急之下,杨本贞居然拿下了胜利油田钻井零配件的“大买卖”。
“由于国内工艺水平低,油田一直靠从苏联进口解决需求。但他们并不相信我们小厂能干这活儿。”实际上,杨本贞自己心里也没底,只想着先争取到试制样品的机会。没想到18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杨本贞这群人还真就把这事给办成了。厂子算是渡过了生存难关,每月的进账“比4万元多得多。”
1963年8月,在山东省机械工业厅的帮助下,北镇厂开始试制Q581活塞,一个月后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初期只有一个品种,年产活塞千只。
活塞是汽车发动机的“心脏”,承受交变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是发动机中工作条件最恶劣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最先进的是椭圆活塞,其通过膨胀后成为正圆的,耗油量较低,但即便国内最好的长沙活塞厂也只能生产正圆产品。
杨本贞开始琢磨,咱能不能填补这项空白?
凭借企业生产一线工人中涌现出的著名靠模专家张福德等人,北镇活塞厂真成了国内第一家能够生产椭圆活塞的企业,之后全国的客户都找过来订货。到1989年,滨州活塞总厂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检测手段都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各项经济指标考核连续四年获同行业第一名。
“挤出去”与“挤进去”
林风华1988年从山东工业大学(今山东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后,主动要求分配到活塞厂上班。
当时活塞厂产量确实是国内行业第一,但在第一批技术员成长起来前,厂里都是将研究所或国外的产品拿过来测绘模仿,先进的工艺装备很少,更没有自主设计能力。
渤海活塞第一次尝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甜头,是“三个项目改写渤海活塞历史”的故事。那是上世纪80年代,“改善材料性能、中凸变椭圆加工设备的研制成功、镶圈活塞的研制成功”,渤海活塞完成了第一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备了国内领先的活塞设计与制造核心技术,以超常规的速度迅猛发展起来。
渤海活塞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挑战国际“最先进”,把国外产品挤出去。
锻钢活塞是由林风华牵头,历时3年研发出来的产品,代表当今节能环保活塞技术的发展方向。而在世界上,能做这种活塞的,只有三家外企。
不仅挤走了外企,渤海活塞还打进了以高端、技术领先而著称的外资配套体系。目前,其国外商用车配套市场主要集中在康明斯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卡特彼勒、纳威司达、沃尔沃、奔驰等公司,遍及北美、欧洲、东亚、中东等地区。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渤海活塞对掌握核心技术的追求以及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研发投入多年保持在销售收入的6%以上,让其收益巨大——
国内第一家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体锻钢结构活塞,结束了国内锻钢活塞依靠进口的局面;国内第一家研制成功的陶瓷盐芯,解决了活塞压力铸造结合内冷通道的难题,提高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国内活塞行业整体水平……
近两年,商用车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受中重型卡车需求持续回落的影响,活塞的国内产销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降。但在市场淡季,渤海活塞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加大了投资力度,今年不少新工程、新项目都开始上马。“市场不好的时候,反而要扩张,因为此时投资成本最低。”林风华说。
“企业不光要做大,而且要做强。”林风华说,“我们的早期目标是成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全球最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现在自主核心技术已经实现,下一步我们要努力成为全球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