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位于山东淄博淄川区的蒲松龄故居驱车南行3公里,就来到了丘陵地带中隐藏的千年古镇——龙泉。龙泉古镇自宋、元时期就有制陶业,“大瓮之乡”的美誉让其闻名遐迩。
近几年,龙泉镇土壤中富含的天然硒元素让其又“火了一把”。该镇紧紧抓住机遇,把富硒产业做的风生水起。国家级生态乡镇、山东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区域镇”和“整建制富硒产业镇”“万亩富硒产业园”……这些名头儿增添了人们对这座古镇的神往。
特色经营实现发展增收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植什么,就生产什么。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我们正在干的大事。”潘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一亩地1000元,如果单纯种小麦等粮食作物,按亩产1000斤计算,加上人工费肯定还要赔钱。“赔钱的买卖自然不能干,但方式和结构一转,就赚钱了。”潘军透露了“秘籍”:他们采取了“公司+农户”的订单式种植,让农户种植了6万亩的富硒黑小麦,并新上了年产1.5万吨的加工生产线。“石磨黑小麦营养丰富,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特色食品,也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食品,团购价每斤10元仍卖的特别火。”
“在龙泉,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这个富硒养生小镇的产业融合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镇党委书记刘成介绍说,万亩富硒产业园区内的合作社还与蔬菜大市寿光、农业巨头中粮集团合作,将生产的富硒草莓、富硒苹果、富硒花生、富硒辣椒、富硒黑小麦等十几种果蔬和杂粮,直接配送到北京的各大超市,形成了产销两旺的喜人格局。2016年,全镇富硒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
文化旅游挖掘农业综合价值
“为充分挖掘富硒特色现代农业的综合价值,迅速做大做强富硒产业,我们先后投资了6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这座万亩富硒产业园。”据龙泉镇党委书记刘成介绍,“目前,全镇共有农业合作社20余家,富硒及深加工产品已达60余种,真正走出了一条高效农业的‘硒’望之路。”
据介绍,古镇依托久润、裕翔德、金毫相等龙头企业的园区,又规划出十大功能区,不仅达到了规模化、现代化,多元化的农业休闲旅游的目标,还让这里成为了北方著名的富硒养生小镇。“镇里每年都会举办富硒采摘季,我们通过富硒农业也带动了休闲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据刘成介绍,以聚相山休闲文化节、富硒桑椹采摘节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文化游,年接待游客达4万余人,并推动了镇里三产的发展。为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龙泉镇还积极挖掘培育手工琉璃制作文化,规划设计了1.5万平方米的琉璃文化创意园,已筹资1.2亿元进行开发建设,并对现有窑炉等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发工业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