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小程序的“大故事”卡壳了吗
本报记者 刘 艳

    微信小程序1月9日上线后,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朋友圈发出一组图片,场景是乔布斯2007年1月9日发布iPhone,时间正好过去了十年。张小龙要讲一个雄心万丈的故事。

    可是,故事的开头便风波骤起。虽然基金公司的“小程序”在开放当天就出现了一轮井喷,但它只存活了四天。1月13日,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暂停有交易功能的小程序,只允许产品页面展示功能存在。同期,部分券商小程序也进入暂停状态。对用户数据和交易安全有可能存在的隐患,应是监管部门叫停微信小程序的主要原因。

    早在2014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就提出腾讯的目标是“连接一切”,用微信小程序吃下尚未被互联网化的现实世界弱连接场景。这是不错的构想,但是理想能否实现还待观望。

    悖离金融风险监管

    在“小程序”之前,基金公司就已前赴后继地在网络直销、微信运营等推广模式上主动出击,这种销售大变革的前提是确保金融安全。但是,开户和交易,必然会涉及客户资料和交易安全,而腾讯恰处在监管的“空白”或“模糊”地带,监管部门出手“叫停”属情理之中。

    据了解,一般涉及金融的软件,都有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的双重认证。应用/程序由金融企业自己开发或授权第三方开发,通过数字签名保证可靠,用户数据则在可信的应用上,通过金融自身平台的后台验证保证安全。除非通过操作系统恶意操作,涉及金融的软件能够有基本的安全保障。

    而在“小程序”这个问题上,微信平台的争议之处在于,数字签名只能认证微信平台合法,但微信平台自己做什么无法控制,这就导致原本可验证的金融应用/程序,以及金融公司的可信数据后台之间,不仅加入了“不受控”的第三方,各种金融交易的大数据对腾讯而言变得透明,使风险不可预知、不可控。并且,在“数据”越来越值钱的当下,企业的数据归属也会因此产生争议。

    某基金公司经理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从某种角度讲,基金或证券小程序使微信平台涉足到金融产品领域,而互联网公司能否扮演金融交易中心的角色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在法律上、技术上都没有相应的规范及制度。”

    他认为,这种创新不是“互联网+”的金融创新,而是对监管的挑战。大多数基金小程序功能简单,技术水平尚不完善,客户资料泄露及交易安全的风险很大,这与当前监管层提倡的金融风险防范相悖离,基金小程序的安全性仍需经过多重验证。

    按照监管要求,如果只是在页面展示产品,“小程序”对基金或券商来说意义就不大了,因此,对于是否会修改小程序使其重新上线,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的基金公司基本都表示“观望”。

    机会之门并不向所有企业打开

    在基金公司小程序被叫停后,自媒体视频《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又宣布高调退出“小程序”。让人们意识到,虽然微信超过8亿日均活跃用户的红利对商家构成重要的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跨进小程序之门。

    1月16日,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知识服务“得到plus”退出小程序,一张疑似罗辑思维罗振宇微信朋友圈点评其退出小程序的截图在微博上流传。罗辑思维团队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本想做一个轻量级叫床服务,但过程中发现技术难题无法攻克。加之创业团队开发资源有限,所以不再投入精力做小程序了。”

    微信小程序其实就是移动端SaaS,也就是“软件即服务”。通过SaaS,厂商可以将APP软件部署到服务器上,与花钱自己建设和维护服务器相比,小程序可以节约很多开支。对用户来说,微信小程序“无需安装,随需随用,用完即关,不占用系统资源”的优势显而易见。

    而对于如“得到”“今日头条”等内容资讯产品来说,小程序无法实现像公众号一样的推送功能,不能在朋友圈分享,只能靠用户主动访问查看。经纬中国合伙人王华东表示,对于社会化媒体传播和社交电商类的创业者,小程序的帮助可能比较有限。

    在微信封闭的生态与严格的审核机制下,小程序的价值究竟会落地何处?360创办人周鸿祎认为,小程序更适合低频应用,而不是高频重度APP的主场。

    博卡精选榜的研究显示,一些低使用频率的APP,比如金融类的银行和保险公司APP,O2O领域的上门做饭、家政APP等,还有一些使用频率虽高但功能简单的APP,比如工具类的天气、快递查询等,已经显现出将被小程序取代的势头。

    与此同时,在微信和传统产业之间牵线搭桥并提供服务的微信第三方服务市场却迎来一大机遇。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许多“一键式搭建微信小程序”的第三方服务商,借助他们的开发平台,企业在无需代码的情况下可快速生成小程序,让中小企业省去不少麻烦。

    能否重构服务还有待观望

    微信通过订阅号、服务号把所有的自媒体人、商业实体连接到了微信上,但目前微信平台成就的是自媒体浮夸的繁荣,那些原来定位于提供服务的服务号却远没实现服务的功能,大多数时候它只是一个营销的工具。

    在微信推出订阅号和服务号后,张小龙在2016年初提出要打造微信应用号,最初的开发理念是,关注一个应用号就相当于安装了一款APP。到2016年9月内测时,微信应用号变成了微信小程序。并且,为了不再重蹈公众号乱象的覆辙,小程序被扣上了规则“枷锁”。

    这些规则包括,可以被分享——直接打开小程序后即可分享给给好友或微信群,但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可以被搜索,但只能微信内部精准搜索,不能关联搜索。可以二维码扫码,但不可以手机微信二维码直接识别,即封锁了一切线上引流渠道。可以发现附近小程序,表明这是一个基于位置的线下服务需求。可以发布客服通知,但没有粉丝没有订阅也没有关注,意味着消息只能发给“客户”。

    是否能通过“小程序”重构服务,将工具+产品+运营+服务链条走通,业内看法不一。

    乐观的看法是,“小程序”将取代APP,腾讯借此进入到苹果、谷歌长期主导的应用领域。悲观的看法是,“小程序”成不了大气候,是封闭的反互联网精神的产物。互联网观察家方兴东在公开文章中写道:“不赋予第三方和用户充分自主权的平台都是伪平台,所谓的开放也是伪开放,不可能引发全球性爆发力。小程序就是如此,没有走出封闭帝国的心魔。”

    事实上,对“小程序”前景的争议早就存在,腾讯也不是第一家试水的企业。百度曾在2013年推出过类似于小程序的“轻应用”,360也曾推出过“360轻应用开放平台”,但都没闹出什么大的响动。

    微信小程序上线前,阿里巴巴支付宝版本的“小程序”就成为舆论热点。记者从蚂蚁金服了解到:“支付宝从2016年9月开始研发类似小程序的应用,虽然有了雏形但还在持续打磨中,还要观察市场对这类服务的接受程度。”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微信小程序能成“气候”,阿里巴巴肯定会迅速跟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