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北京市首家“生物银行”近日正式营业。作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2017年重点开展的创新性建设项目,中关村“生物银行”是由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和北京起源爱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生命科学高地。
与此同时,陕西省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也正式成立。这个样本库是由基因信息数据库和生物样本资源库组成的进行肿瘤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及个体化医疗的信息平台。
近年来,各种生物样本库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生物样本库”到底是干什么的?“生物银行”与每个人的健康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记者随机采访了近10位朋友,大部分人表示并不知确切功能。
储存健康财富的银行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教授对此做了个形象的比喻,“生物样本库其实就是生物银行,与一般银行不同的是,它的储存品不是钱,而是各种组织、血液、细胞、体液、器官、DNA、RNA、蛋白等生物样本,以及与这些生物样本相关的各种临床资料与随访等信息数据,是按严格的技术标准专业化收集、运输、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资源库。”
一般来说,人类生物样本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正常人群的,比如储存脐带血、加入骨髓库等,有疾病或健康需求时,可以为自己或他人提供帮助;另一种是从病人身上获得的,通过对患者病变组织、血液等样本保留研究,为更多人提供帮助。这些生物样本对于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预测疾病提供依据。
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科学家和执行官罗瑞·考林曾用一句话总结了它的核心价值——利用其庞大和详细的样本数据,为人类健康服务。可以说,生物样本库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银行”。
欧美各国竞相发力 中国起步不晚
专家表示,生物样本是流行病学、生命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关键源头,是分子医学大数据进行大样本验证、快速实现生物医药转化研究与精准医学的核心环节。只有拥有精准的生物样本,通过高通量筛选研究,才会得出精准的生物分子医学大数据;经过大样本验证、临床试验等产业化研发,才会产生精准的转化医学研究成果,最终实现精准医学。
正因此,近十年来,建设“生物银行”已经成为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的战略行动。2009年美国时代杂志将生物银行建设列为将来改变世界的十大规划之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于2009年利用政府资金,一次性投入30亿美元,其中第一个项目即为国家级生物样本资源库。美国RAND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本世纪初美国生物银行存贮的人体组织样本数量超过3亿份,并以每年2000万份的速度增加。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群疾病种类及遗传资源极其丰富;中国又是多民族国家,存在重大疾病资源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是集中精力打造生物样本库的好地方。早在1994年,中国科学院就建立了中华民族永生细胞库,此后,山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北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SBC芯超生物银行等专项生物标本资源库也相继建立,与欧美相比,我国的生物样本资源库起步时间并不算晚。
标准化和数据共享是关键所在
“目前国内大部分生物样本库分散在医院的各科室,主要用于单一病种研究。”北京起源爱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萱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中国的生物样本库建设面临分散规模小、重复建设、缺乏统一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等问题。
此外,我国生物样本库目前阶段最大挑战就是生物样本库数据共享。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郑培永教授就曾表示,中国的生物样本库的数据共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都想用别人家的数据而自己不想提供。他认为,在谈共享之前,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共享机制来保证每一个参与者的权益归属以及数据的保密和隐私,包括共享服务管理机制、评估激励机制、伦理学评估、服务流程、利益分配、服务质量保证、冲突决策机制等。
如何建立我国生物样本库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系统,将成为未来生物样本库建设的重中之重。被定位于国内首家国家级的细胞存储机构的中关村“生物银行”就是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建立各类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实验室处理标准和质量控制鉴定体系,实现生物分子医学大数据,服务于精准医学。”萱轩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兰峰介绍,罕见病患者无药可用这一现象在我国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他认为,收集、储备罕见病患者数据和生物样本,对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至关重要,通过与“生物银行”的合作,心血管罕见病研究中心将与全球的罕见病研究机构共同搭建世界性的医学研究平台,让罕见病研究走出样本量小、组学数据缺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