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昱在进行项目设计校审 |
刘昱(前排左一)在神华集团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现场指导开车 |
乌黑的长发,高高的个子,眼神里流露着坚毅、智慧的光芒,脸上总是荡漾着灿烂的笑容。聊起天来,她总是充满激情与活力,一旦进入工作状态立马变得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她以智慧定义美丽,以科研赢得尊敬,在多数为男性的科研界里撑起了一片天。她,就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第八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获得者——刘昱。
作为我国能源化工行业的一位巾帼英雄,她曾长期从事催化裂化、甲醇制低碳烯烃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工作,先后荣获国家与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等多项荣誉,为我国炼油工业催化裂化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程技术在全球煤制烯烃产业化应用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传承,攀登催化裂化高地
1984年7月,刘昱从大庆石油学院炼制系毕业后先是在大庆乙烯设计院就职,3年后调入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从事炼油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三十多年来,她用辛勤的汗水汇聚成奋斗的能量,用常年的奔波搭建向上攀登的阶梯,用勤奋的钻研收获了累累硕果。
那时刘昱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参加了林源炼油厂、大庆石化总厂等石化企业多套催化裂化装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开工试运。随后,作为装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又参加了山东、吉林等企业催化裂化装置的工程设计、投料试车工作,在实践中展现了一名年轻的催化裂化工艺工程师的创新思维和潜力。1994年8月,由她负责设计的采用FDFCC新工艺的第一套7万吨/年双功能催化裂化装置建成投产后,获得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及科技成果开发协作奖。
1991年3月,经过层层选拔,刘昱成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举办的催化裂化专业设计高层次人才培训班的一名学员。在长达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她又沉下心来系统地学习了与催化裂化相关的化学工程、反应工程、流化工程的基本理论,结合实践探索着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的奥秘,为今后参加多项工程技术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高桥石化总厂1#催化裂化装置炼渣油改造工程,是刘昱作为装置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于1995年开始承担完成的一个催化裂化技术改造项目。面对客户要求高、进度紧、任务繁重等困难,她加班加点、反复计算,参与制定了世界上唯一的并串联两段再生流程,实现了使用短反应时间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沉降器粗旋与顶旋软联接、新型汽提段等一系列新技术工业应用。1997年1月,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使生产装置掺炼30%大庆减压渣油、汽柴油质量达到最新国家标准,为上海市推行汽油无铅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1999年,先后获得了中国石化优秀设计一等奖、全国第八届优秀设计金奖。
2002年11月建成投产的大连石化公司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催化裂化装置,也是刘昱作为装置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完成的一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针对装置大型化和国产化带来的许多技术问题,她和她的同事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先后采用快速床—湍流床烟气串联再生、大型外取热器等一系列专利专有技术,保证装置投产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获中石化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和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
早在1990年,刘昱作为一名普通的设计师就参加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再生动力学软件开发工作。后来,她又参加了多产异构烃的催化裂化工艺(MIP)、高附加值丙烯的MIP-CGP、灵活多效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工艺等多项课题技术开发,均实现了工业应用。其中,MIP技术首次在上海炼油厂14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工业化试验中获得成功后,迅速在全国16个生产企业推广,为我国实现清洁汽油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此期间,她还作为装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项目审定人,承担完成了青岛、榆林、北海、金陵等企业不同类型催化裂化的设计,均实现了成功投产目标,获得了石化行业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工程总承包银钥匙奖等荣誉。
创新,攻克煤制烯烃技术堡垒
曾几何时,煤制烯烃一直是制约煤化工行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那是1997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家到洛阳交流甲醇制烯烃中试技术成果,希望借鉴炼油工业流化床技术经验开发新型煤化工技术。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专家敏锐地觉察到煤基甲醇制烯烃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双方随即形成了共同合作机制。刘昱,也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从事煤制烯烃领域技术开发的工作。
自2004年开始,刘昱作为工程开发技术负责人主持了世界上第一套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试验装置的工程开发工作,并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了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作为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工程师分别主持了世界上第一套百万吨级工业装置、世界上第一套百万吨级DMTO-II工业示范装置的工程技术开发工作。
2010年8月8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一次投料试车成功,2011年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标志着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烯烃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重大成果,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核心技术及工业应用的“零”的突破,打通了以煤为原料经甲醇制取化工基础原料乙烯丙烯的全流程,贯通了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主要通道,为我国烯烃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具有强烈竞争力的制取低碳烯烃新路径,对于缓解我国石油资源供应紧张和能源替代工程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奠定了我国在世界煤制烯烃工业化产业中的国际领先地位。
2014年12月25日,采用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建设的百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在陕西省蒲城县渭北工业园区建成投产,再次保持了我国在世界煤制烯烃领域的领跑者地位。
截至目前,刘昱主持设计的甲醇制烯烃装置达十余套,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发明特等奖1项、科技成果特等奖1项和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她参与行业学术专著3部,取得授权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18项相关专利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她本人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集团公司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中国石化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并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荣誉,属于团队
成功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在新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中,刘昱确实面对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压力。如今,谈及这些,她的脸上依然挂着灿烂的笑容,仿佛经历的所有挫折和难关就在一次次磨练与征服中云淡风轻般飘散。“再难也得上,再苦也得干,关键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当笔者和她探讨起她的成就时,她认真地说:“我所有的荣誉都属于整个团队,没有团队里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与相互支持、合作,就不会取得这么多优异的成绩。正是每一个人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投入的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今天的成果。荣誉,永远属于我们的团队,属于我们的集体。”
曾记得,刘昱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中说道:“良师益友帮助你走向成功,引导你端正方向,宽慰你面对失落,让你充满信心地走完一生的征途。”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她把她的成就与荣誉归功于恩师的指导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也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闪耀在这位大师身上谦逊质朴的光芒。
秉承着对石油石化领域的无限热爱之情,保持着对前沿科学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她一直以积极笃定的信念,缜密科学的探索思考,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谦逊低调的处事作风,为每一个工程技术开发和项目设计保驾护航。未来,这位巾帼英雄和她的团队将一起继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潜心攻克下一座技术堡垒,继续为我国能源化工行业技术进步做出新的贡献!(本文图片由陈香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