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16年9月8日发布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规划中指出科技创新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水平的重点领域;亦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技术保障。其中任务之一就是要结合我国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沿线国家的需求,通过加强平台及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适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升沿线国家的科技能力。“前孵化器”作为面向国际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与“一带一路”宏观战略的科技创新合作吻合。发挥我国在作为经济大国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作为科技大国的作用。
受科技部委托,依托生物医药前孵化器,自2013年起 “食品安全评价技术及质量控制国际培训班”至今已成功举办3届。为伊朗、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蒙古等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业人士提供技术培训。数届培训班共计培养了60余名食品安全技术人员,这些学员均为大学或研究所教授、副教授,或国家级药品食品管理部门、国家农业管理部门的技术官员。培训内容包括中国食品安全政策与法规、现代药物分析技术、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并对多个知名生物技术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这个培训班的举办,提高了国内产业技术的对外影响力,促进了双方在食品安全及生物医药技术的合作交流,同时“前孵化器”的平台和作用也为“一带一路”国家的专家们展示了中国作为科技强国和科技大国的示范性作用。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中涉及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缺乏扎实的基础科学建设,难以独立完成科学创新以及产业转化。通过“前孵化器”模式,这些国家具有应用潜力的创新项目可以在项目早期就获得技术平台和人才的支持,既可将我国的先进适用技术直接引进回国,又可将其自身在本国无法实现的产品、技术或思路通过“前孵化器”的研究与孵化,发展为初步成熟的技术或产品,最后在自己国家进一步产业化,通过科研创新推动“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