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科协学术沙龙
专家思辨如何留住农民工
文·本报记者 付丽丽

    ■第二看台 

    “农民工‘返乡潮’具有被迫性与被动性。”近日,中国科协第117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举办,与会专家就“城镇化”与“返乡潮”的思辨——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避免农村衰落等问题展开热烈探讨。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宝富如是说。

    谢宝富表示,其在做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研究时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在住房问题上存在诸多矛盾。如人口大城市流向与中小城镇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矛盾;人口调控与城市发展离不开流动人口之间存在矛盾等等,不解决这些矛盾,就无法做好流动人口住房服务工作;做不好流动人口居住服务工作,流动人口就留不下来,就只能被迫离开。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农民工“返乡潮”确实具有很大的被迫性与被动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司原司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兵弟认为,“返乡潮”是指在城镇居民就业的农村人口因户籍制度限制、公共服务缺失、劳动技能下降等原因难以融入城镇,被动地从异地城镇向本地城镇和农村回流的大规模区域的人口迁移活动。

    李兵弟表示,当前,我国已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返乡潮”是不是客观规律,改革发展与制度供给的矛盾会不会影响到“返乡潮”,如何破解乡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律性衰落与凋敝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在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志锋看来,要想避免农民工“返乡潮”,就需要解决户籍制度、住房、低保等一系列问题。虽然现在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廉租房,但农民工是不是真能享受到实惠?如果想让农民工永久性地迁移留在城市,在住房方面可能还要有一些实际的措施,比如说通过公积金的方式,把农民工纳入公积金系统,使他们财力增加后能够在城里买房,买了房以后才能真正地留下来。

    当然,随着城市“留住”农民工,另一个问题即乡村衰败的问题就会出现。如何避免乡村在城镇化过程中衰败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守英指出,要发现乡村的独特性,不要千村一面;要解决好“主人”和“外人”的关系,现在资本、政府等各种资源进到乡村以后,实际上已经把“主人”给流失了,乡村似乎跟“主人”没有了太大关系。

    “最为关键的是,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根本,当前宅基地的无偿性和产业的无偿分配问题,也严重导致了乡村秩序的无序和空心化。”刘守英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