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科技人下乡,他们带去了什么?
□ 本报记者 魏 东 通讯员 王祥峰

    农民兜里没有钱、适龄青年没对象、村民吃不上自来水,“三无村”吕营村多年过着穷日子。时间是一个“魔术师”:短短一年时间,100个大棚拔地而起,今年年底村民们每亩拿到了两万元收入。

    时间当然不会“变魔术”,真正的“魔术师”是山东省农科院派驻东阿县刘集镇吕营村的“第一书记”郜玉环。

    贫困地区最迫切的愿望是脱贫,但吕营一直“躺在金山上找饭吃”——该村远离工业污染,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又有种菜的传统,但没有规模,没有技术,效益上不去。2015年2月,郜玉环来到这里,凭借自己“娘家”山东省农科院的技术优势,综合分析之后,引燃了“三把火”:“第一把火”——发挥产业资金的带动效应,先建设后补贴,发展300多亩大棚;“第二把火”——根据市场和本村实际,选择种植生长周期短,技术简单的西葫芦和芹菜;“第三把火”——引入“娘家”项目、技术、人才,为产业做大做起注入活力。

    依次递进的“三把火”把吕营村的产业烧旺了。

    科技人下乡,他们会带去什么?对山东省农科院来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过去三年间,该院构建起“省—县—户”三层立体扶贫模式,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又选派44名博士服务团、科技副县长、“第一书记”,深入基层开展帮扶工作,带动一方致富。

    邹城市是山东地瓜种植大县,因为山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农业种植靠天吃饭。长期以来,老百姓每年辛辛苦苦种的地瓜就算产量能上去,但品质差,每斤市场价0.25—0.38元,高产不增收,邹城地瓜逐渐沦为“下等品”。

    济薯26是山东省农科院的地瓜新品种,以“产量高、品相好、口感糯香”为特点。“它的落地,改变了我们的命运。”邹城市农技站王德民想起2015年的春天,“那年极度干旱,普通地瓜产量降到每亩4000斤,济薯26亩产达到7000多斤,2016年更达到12300斤,且价格是苏薯8号、龙薯9号的近两倍,是名副其实的‘金蛋蛋’。”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如何落地?三年来,山东省农科院边探索边实践,围绕制约山东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研究攻关,并且大力促进成果转化。济薯26成为邹城山区农民致富的“金蛋蛋”便是生动体现。

    在港澳地区,有一种被称为“黑金刚”的牛肉很受欢迎,这种牛就是产在山东的“渤海黑牛”,为我国罕见的黑毛牛品种。随着黄牛改良和肉牛改良,渤海黑牛甚至一度濒临灭绝。这时候,山东省农科院出手了。通过一系列科研攻关,最终保住种群;该院今后将免费提供肉牛育肥技术等“科技福利”,并协助实施黑牛“胚胎移植”计划,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的科技“瓶颈”。

    饲养“渤海黑牛”的无棣华兴畜牧公司以免费提供厂房、免疫和技术指导,以代养、代育等形式辐射带动的农户1000多家,平均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周林看来,要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不但要精准,要效率,更要可持续,帮助农村发展主导产业,实现“造血”功能。

    我们看到,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三无村”吕营贫困户村民李成银从一无所有到建成了10个大棚,年收入逼近十万;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支撑下,邹城地瓜摆脱“下等品”印象,成为“高大上”代表;在专家科研助攻之后,“渤海黑牛‘死而复生’”,并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科技人下乡,他们带去了什么?不仅是项目、人才、技术,不仅是新思想、新品种、新动力,而且还带去了老乡们对新生活的希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