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
千里之外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张兆军

    12月22日凌晨3时22分,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它成为巡游在地球上空700公里的第三位全球二氧化碳“体检师”。碳卫星将在宇宙中不断变换观测模式,完成对全球二氧化碳的监测,并借助模式同化和反演技术最终形成全球碳排放情况的“体检报告”。

    “小卫星肩负大使命。”国家遥感中心总工程师李加洪说。监测全球二氧化碳分布情况,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积极行动,也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而且,知己知彼,才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发出“中国声音”。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本就非常低。碳卫星总设计师尹增山介绍,从2011年到2016年年底,经过近6年研制,我国碳卫星探测精度达到了优于4ppm(百万分比浓度)水平。也就是说,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超过百万分之四时,碳载荷就会发现。

    如何发现?实际上,碳卫星对二氧化碳浓度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法。大气在太阳光照射下,二氧化碳分子会呈现光谱吸收特性,碳卫星通过精细测量其光谱吸收线,可以反演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但这根线非常窄。要获取高精度的大气吸收光谱,就要依靠碳卫星的主载荷——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二氧化碳探测仪核心的技术指标和难点就是要同时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和高辐射分辨率,这就如同检查人的指纹,普通仪器只看得到纹理,而二氧化碳探测仪可以把指纹放大一百倍,精细测量每条指纹的宽度和深度。

    “要达到这么精细的分辨率,必须要有大面积光栅。”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郑玉权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为突破这项关键技术,科研人员从最基础的制造全息光栅所需的高精度曝光系统研究出发,一点点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在碳化硅基底上制造出高精度衍射光栅,并在航空校飞试验中进行了验证。

    碳卫星探测仪上的大面积衍射光栅,能够探测2.06微米、1.6微米、0.76微米三个大气吸收光谱通道。“光谱测量的精度要求极高。”郑玉权解释说,在人眼最敏感的黄、绿波段,人眼对“色彩”(光谱)分辨率极限也只有1—2纳米,而二氧化碳探测仪光谱分辨率最高可达0.044纳米。达到这样的分辨率,在国内光谱仪器的研制上尚属首次。

    说起研制过程,郑玉权感慨颇多。6年的载荷研制,是预研攻关和工程实施的结合。他们从无到有,实现技术突破;又迎头赶上,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反正,遇到问题的彷徨、解决问题的艰辛和最终找到答案的欢乐,我们全尝遍了。”

    碳卫星上的“配角”——云与气溶胶探测仪也不可小觑。气溶胶,通俗点说,就是大气中的尘埃。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载荷负责人、长春光机所空间三部副主任颜昌翔研究员说,大气气溶胶是大气辐射平衡和气候变化研究中不确定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云层的影响上。大气中存在薄云或气溶胶时,由于大气粒子的散射作用,将改变太阳辐射的光学厚度和二氧化碳总的柱吸收作用,使得反演精度大大降低;此外较厚的云层还降低了二氧化碳探测数据的有效性。因此,该探测仪可以帮忙排除探测时云和气溶胶的影响,提升二氧化碳探测数据的可靠性。碳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杨忠东表示,从设计能力上来讲,这款探测仪可以为研究雾霾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碳卫星本身就肩负着‘创新’使命。”李加洪说。作为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身上,至少有四项大胆的技术创新——大面积光栅、多模式定标、敏捷姿态调控以及复杂的反演验证系统。“我们碳卫星的整体水平,比日本的还要高。虽是‘后发’,但我们已经实现了‘并跑’。”

    技术上的卓越,并非这颗碳卫星的唯一追求。在大约半年的在轨测试之后,碳卫星将正式开始两年半的工作——让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到碗里来”。“我们将按照应用需求,对后期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共享和服务。”李加洪透露,科技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已经制定了碳卫星数据管理办法。碳卫星数据将加载到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向国内各类用户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在国际合作方面,这些数据也会向地球观测组织(GEO)共享,这也是中国对GEO的实质贡献。

    “一颗卫星远远不够。”不过,让杨忠东欣慰的是,六年来,他们不仅收获了这颗卫星,还了解和掌握了二氧化碳高精度遥感监测仪器的制备过程。“要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还要更多碳卫星。”第一颗有了,后续的,也就不再遥远。

    (科技日报酒泉12月22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