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译者:果露怡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
■别开书面
文·赵丽苗
在薄荷、罗勒、迷迭香、薰衣草……勃勃生长的四月,从京都坐巴士,经过沿岸樱花绽放的高野川、鸭川,走大约一小时,渐入大原深处,说不定会遇见一位正在田间漫步的英国婆婆——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她出身贵族、踏足过上流社会,组过乐队,修习过冥想……最终在京都山间停下脚步,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用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寻求,唤醒你我深藏的梦想。
维尼夏童年大部分时间是跟着母亲在英国中北部德比郡郊区的凯德尔斯顿庄园度过的。那座十八世纪中期由英国著名建筑家罗伯特·亚当设计的石造建筑,是她曾任印度总督的曾外祖父寇松勋爵的宅邸。庄园里不仅有陈列着亚洲各地古代艺术品的“东方美术馆”,还有八百二十多英亩花园。领地上用人们居住的农舍院子里种满了蔬菜香草,每到春天,农舍小巧的拱门上就爬满蔷薇,花坛里洋地黄、翠雀花……各种花争相怒放。对父母离异、生活无比孤独的维尼夏来说,有一座自己的农居和院子,和家人温暖地生活在一起,这是最让人憧憬的生活了。
十岁那年,维尼夏进入英国一所名叫希思菲尔德的寄宿女校。她的母亲也曾在那里就读,同学中有泰国、不丹、阿拉伯、意大利等各国公主,维尼夏因此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文化。这时父亲也再婚。每到暑假,她就会和弟弟一起去父亲在普罗旺斯的别墅住上几周。他们会在长满紫色薰衣草的花园里共进午餐,一起欣赏地中海的风景,父亲还会迎着傍晚的波光讲起《鲁滨逊漂流记》之类的冒险故事。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一连串的打击让维尼夏患上严重的失眠和社交恐惧症,每天一个人散步,只和鸟儿、天空、风儿对话,或者躲起来看书,不知道生活该怎样继续下去。在老师的鼓励下,维尼夏加入学校圣歌队。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与同学组建了民谣组合“The Sweet Dream”,而招牌曲目就是《斯卡伯勒集市》。
十六岁从希思菲尔德毕业后维尼夏进入伦敦的高等专科学校。为准备进入社交界,她还去各种女子婚前培训学校。而母亲特意在伦敦的高级住宅区切尔西广场附近租了一套大公寓。那段时间查尔斯王子和安妮公主也频频出入各大聚会,社交界热闹非凡。如果愿意,维尼夏本可以一生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像她的母亲和祖辈一样。但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逃离了贵族的圈子,维尼夏尝试过各种工作,但总是不尽如人意。在迷茫没有方向的时候,受披头士的影响,维尼夏邂逅了“冥想”。“如果将你所追寻的幸福比作一座庭院,它不在外面,而在你的内心,感知它最好的方法便是冥想。”一位印度冥想大师弟子的一番话,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大学毕业后,为“追寻真我”,维尼夏与八个伙伴一起买了一辆二手敞篷货车,经比利时、伊斯坦布尔,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印度哈里瓦。这座小城位于恒河上游,是印度教的圣地之一。抵达之初,维尼夏就被沐浴在恒河中的朝圣者和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深深触动。她和同伴住在阿什拉姆的冥想静修所里,每天早晨进行一两个小时的冥想,唱着古印度史诗般的歌谣采摘花园里的玫瑰和万寿菊。她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愉快的生活,还爱上了印度的食物恰巴提、豆汤和马萨拉茶。
在印度待了八个月,维尼夏丝毫没有想回英国的念头,受遥远东方的尺八的诱惑,她乘船去了日本。因为决定定居日本,母亲一气之下断绝了她的经济来源。抱着“靠自己活下去”的念头,维尼夏拼命工作,后来在京都大学附近创办了一所英语口语学校,自此以此为生。
1996年,怀抱院子里“开满经典的英国花卉,遍植烹调用的香草和做沙拉的蔬菜”的梦想,维尼夏与丈夫、儿子一家三口在大原乡间买下一栋百年农居,种下满院香草,开始了闲适惬意的山居生活。
她在院子里种了大约一百五十多种香草,有迷迭香、薰衣草、百里香、柠檬香蜂草、蔷薇、肉豆蔻……每天当“太阳从比睿山后探出头来,柔和的阳光在庭院的郁金香和水仙花上嬉戏”,家人都在安睡,她就起来伴着肖邦的柔板给香草浇浇水,写写东西,一天的美好心情也在这生机勃勃中开始了。
她惬意地做着自然的观察者:春来静待郁金香的嫩芽破土而出,夏秋在金子般的阳光下采摘成熟的蓍草;在薄暮笼罩的清晨漫步田园深处,于暮色四合的河畔观赏流萤点点;也会在粉色和红色的大波斯菊迎风招展的时候,去拜访养蜂人维尼。
她用香草入菜、泡茶。为了把自己喜爱的香草和生活分享给更多的人,维尼夏在侍花弄草之余,在《京都新闻》的“维尼夏的大原日记”专栏上连载随笔,同时到各地进行演讲。她的生活方式引起大家的无限向往,日本NHK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后来还拍成电影版《维尼夏的四季庭院》。
她说:“播种、浇水、收获……这些简单的活动让人心生对大自然的感激并体会生而为人的乐趣。走进森林、踏上沙滩或来到河岸的那一瞬间,我都情不自禁地感叹,生活在这样的地球上真是一个奇迹!我歌颂这些美好的瞬间,对我而言,庭院是美丽自然的缩影。”
她说:“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