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喜欢看娱乐八卦是什么心理
文·杨剑兰

■心理话

    这几天,朋友圈又被林丹出轨事件刷了屏。在这之前是刘恺威疑似出轨事件,再之前就是王宝强离婚事件……娱乐圈很乱,永远不缺头条,而吃瓜群众也乐得看热闹。很多人反映自己每天没事总要看点娱乐新闻再和周围同事、朋友八卦一下,那么这种对娱乐八卦的喜爱到底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理呢?

    崇拜偶像的需要

    我们共同的人性里,有创造偶像崇拜偶像的需要,不管是远古时期的诸神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还是近现代的领袖崇拜、英雄崇拜、明星崇拜。

    从古至今,被膜拜的对象,就跟新生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但偶像崇拜本身却恒常不改。偶像崇拜的心理,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是一种理想化的需要:人类将他人理想化为完美无缺的、无所不能的对象,然后,通过偷窥、模仿、幻想等方式,与偶像产生心理融合,获得一种力量感。

    你厉害就是我厉害,你完美就是我完美,你快乐就是我快乐,你就是我的一部分,从而满足自己也完美强大的幻想。就像人们关注和模仿明星的穿衣、表情、一言一行,自己也变得有范儿起来。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每个人都会体验到作为人的弱小感和某些情况下的无能为力感,偶像的出现,有时就像一场拯救,比如,时局动荡之际,民众就会呼唤铁血强权的领袖。又比如,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偶像来帮助建立自我认同,寻找情感的寄托,回想我们的青春期里,是不是也曾经有崇拜的科学家、作家、球星、娱乐明星……

    追逐娱乐明星,就跟崇拜乔布斯、马云一样,虽然因着话语权的不同、行为表现的不同而被分了高下,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偶像的理想化需要。只不过,崇拜明星不小心会成为脑残粉,而崇拜金钱、崇拜成功则不小心会被奉为优秀校友典范。

    摧毁偶像的需要

    一如社会心理学家庞勒在《乌合之众》中所提到的,“人们在表面上崇拜偶像,但在潜意识中却希望打倒偶像。每个人都有一种难以解释的社会性冲动。”

    人们对偶像有着极其矛盾的心理,既需要借助于偶像的强大,来壮大自己,又因嫉妒于偶像的强大,蛰伏着想要打倒偶像的欲望。人们对明星的负面新闻也是喜闻乐见,娱乐新闻满是“女神未PS照吓坏路人”“细数明星的整容史、黑历史、婚变史”……在人们内心深处,有着期盼偶像倒塌的暗黑诉求。那些因为黄赌毒事件、出轨事件而被媒体、粉丝所抛弃的当红歌星、影星们,当真不在少数,一言不合,群众们分分钟粉转黑、路转黑。有时,偶像从至高神坛跌到无底深渊,只需要一朵花开的时间。

    多样的人性折射

    除了对偶像极其复杂的心理需要外,其他多样化的人性,也驱动着人们喜好娱乐八卦。比如好奇心、无聊感、从众和对故事的需要。

    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易被吸人眼球的八卦标题所激起,人们越关注,娱乐八卦新闻会越多,两者不谋而合,相互强化。而娱乐八卦又自带娱乐属性,图文并茂,无需动脑思考,便为人们的无聊感提供了打发时间的丰富谈资。加上人是社会性动物,如果身边的朋友都在谈论某部电影、某个明星,而你却不知道,可能会让你感到自己孤陋寡闻,无法融入别人的谈话,这样的社交压力让你不知不觉间也要去关注娱乐八卦,正是基于这样的趋同压力,产生了从众效应,于是形成了全民追八卦的现象。

    如果说好奇、无聊、从众,在关注娱乐八卦上,显得有些被动的话,那么对故事的需要,会让人们主动地持续地关注娱乐八卦。人们希望透过娱乐八卦的故事,看人间百态、世事变迁,从中代入自我、洞察人性,比如关注谁谁出轨了离婚了,会让人们得以看到自身之外,不同的人生版本,从而去审视自己的择偶观、婚姻观,去吸取经验、总结教训。

    所以,从心理意义来说,娱乐八卦既是件娱乐的事,也是件严肃的事,它作为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人性里,那些复杂的渴望。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