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几天,回来发现辣椒蔫了,萝卜也快糠了,我只好先解决它们。于是一顿忙活后,餐桌上就出现了一盘色彩绚烂的简餐:青红螺丝面。
其实这个菜完全是出于“尽快解决存货”的目的而产生的,所以不推荐这个组合。胡萝卜适合与那些口感比较软的食物搭配,比如香菇、豆腐干之类;青萝卜呢?切片和擦丝都很美,而切成丁状则淹没了它的特色。总之,这个青红组合,略有些勉强。
反省一下吧。我总是不由自主购置了超出实际需要的货量,所以总是会有些菜在冰箱里放到快变质。我想起我妈,由于担心春节期间超市休假或无货,所以除夕前一天她到超市、菜场疯狂抢购年货,结果呢?超市一直都供货充足,而她抢购的那些食物,一直到4月份,冷藏柜里还有。我以前觉得自己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然而自己开始做饭后,再也不敢笑话她了。
关于“剩食”这个话题,有很多资料。这里愿意摘几段:
《美国是这样浪费掉一半的食物》里说:“食物浪费的罪魁祸首就是冰箱里乱堆乱放。”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全球约有1/3的食物,13亿吨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被浪费或损失。”
“据今年年初中国农业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浪费的食物总量,可养活2.5亿—3亿人。”
那么,我能做点什么呢?
购买大量超出实际需要的物质,这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体现。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消除自己内心的匮乏感,或者说,减少贪欲。当然,要求自己一下子达到“断舍离”的状态也不现实,可以逐渐减少购买量。
把冰箱、橱柜全部搜罗一遍,会发现大量存货。每次采购前清理一下,这样可避免重复购买;同时也可以此为参考,尽量买一些适合搭配已有食材的菜。
如果有突发事件,比如采购之后,突然被告知需要出差一趟这样的事情,那么可以对菜做一些处理。如,青萝卜洗净切丝后,沸水煮2—3分钟,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接着你就可以愉快地出门了。等到几天后回来,就可以品尝独具风味的干萝卜丝。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是送人。读书时,一位同学喜欢煮粥。后来研究所通知办公室不许做饭。于是我们把剩余的五谷杂粮送到了寺院。
还有一次,我要去外地,临行前发现家里有两个熟透了的番茄。我只好把它们带上,打算送给朋友。在朋友家里,她把番茄切片、加点糖,做了盘凉拌番茄。她的小孩笑眯眯地看着,然后拿筷子夹起一片番茄喂我,一定要让我先尝,并且大力推荐“很好吃!”那天的番茄,确实比平时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