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晓原 / 方益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
■别开书面
作者在书中不客气地说:“科学已经告别了它的纯真年代。它确实仍然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它已经不是纯真年代那个状态了,在那个状态里,它恰恰不是第一生产力,那个时候它没跟资本结合在一块儿。”既然如此,“你就不能再把它想象成纯真少女了,否则你就上当了。而科学界的很多人,就利用这个时间差,愿意让你的脑子里继续保持着科学还是纯真少年时的印象。”
科学真正在中国生根,大概是近代以后,但它生来金光闪闪,受人追捧,被尊称为“赛先生”,被敬奉为“第一生产力”,被作为广泛使用的形容词,修饰一切“伟光正”的东西。关于科学在中国的“神圣化”,郭颖颐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中有精辟分析。当人们把科学视为无所不能,认为它足以解决宇宙间所有事情时,它就被赋予了怀疑豁免权,成了一种宗教或主义,也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和科学不同,政治这东西,在中国发达了几千年,中国“轴心时代”的大思想家们,几乎都把精力花在教人玩政治上,但奇怪的是,政治又常被视为不洁之物,据说高尚的人听到它就跑去洗耳朵。
所以,当江晓原和他的合作者方益昉把这两个词捏在一起,作为一本书的名字,真让人充满期待。作者在书中不客气地说:“科学已经告别了它的纯真年代。它确实仍然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它已经不是纯真年代那个状态了,在那个状态里,它恰恰不是第一生产力,那个时候它没跟资本结合在一块儿。”既然如此,“你就不能再把它想象成纯真少女了,否则你就上当了。而科学界的很多人,就利用这个时间差,愿意让你的脑子里继续保持着科学还是纯真少年时的印象。”
我以为,这段话是这本书立论的基点。围绕这一主题,书中对近年引起争议的科技话题包括转基因主粮之争、黄禹锡事件、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以及全球变暖、阿波罗登月等作了分析。书写得轻松好读,像我这样根正苗红的文科生也能看懂十之八九,提出的问题却很严肃。比如,作者一把揭开科学这面大旗,使蠕动在旗下的利益实体及其博弈暴露在人们眼前。原来,真正的转基因之争并非实验室里的唇枪舌剑,而是名利场上的勾心斗角。“清白的科学技术一旦被资本盯上,被政治圈养,被纳税人监管,就难免堕落成工艺手段,而后者是可以讨价还价,甚至被不同利益共同体绑架利用的。”中国不缺主粮,目前也没有出现粮食短缺,有人却着急要推广转基因大米,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也有权了解,我们的国家、农民和消费者将因此获利还是受害?推广转基因主粮者又是否从中获利?普通民众不一定能明白复杂的科学道理,却应享有其背后利益格局的知情权,因为科学背后的许多钱是纳税人的钱。
在“黄禹锡事件”的分析中,作者透过大众舆论的迷雾,把国际博弈特别是西方学术霸权对东方的打压呈现给世人。读到这,我忽然发现,东方学的逻辑在科学问题上似乎也适用。书中还谈到一个快被人用滥的词儿——全球变暖,正所谓“三人成虎”,这几年,这个词的曝光率如此之高,似乎已成“定论”,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国外不说,我国学者葛剑雄就是其中之一。江晓原则告诉人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全球变暖,真正使之成为问题的是政治。
如果说转基因过于学术、黄禹锡远在韩国、全球过暖还顾不上,那么,天天接触的互联网呢?江晓原问:网络民意究竟是否是真正的民意?答案是否定的。网民只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即便这部分不断扩大,但在它成为整体之前,仍然只是部分而已。当我们尽享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耳边也常听到对网络预约挂号、网络购火车票的抱怨,这些怨言大多来自疏离网络的群体。江晓原的提问提示人们,对于这些抱怨,先不要着急贴上“落伍”甚或“落后”的标签,当互联网被过度推广,全面接管生活的各个端口,也有必要为那些疏离网络者留下一个传统的端口。或许这让新技术的扩张版图显得不那么完美,却使社会以更加友好界面展示给它的成员。这,大概也属于科技伦理之列吧。
《科学中的政治》是一本好书,它给人们打开了第三只眼睛,尝试着从新的角度审视科学。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一直提醒自己,当把科学中的“政治”逐一揭示并将其从前门驱逐出去,“阴谋论”的魅影没准儿会从后门溜进来。而对于这个问题,本书谈得似乎不够,我揣测这或许与作者的本意无关,而与书的编撰方式有关。实话实说,这本商务印书馆出品的书编辑过于粗糙,全书收录文章十余篇,体裁驳杂还可以以错落多姿稍作辩解,观点重复却大大降低了阅读愉悦度,让人在琢磨科学中的政治之余,忍不住琢磨起出版中的政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