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3日 星期二
达芙妮:大众鞋王滑落在网络时代
文·本报记者 刘 垠

    被誉为“大众鞋王”的达芙妮近日发布中期业绩报告:营业额下跌22.3%,销售点总数减少466个至5464个……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女鞋和整体的鞋服行业一样,受人工成本、租金上涨以及行业饱和、电商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正遭遇调整期,鞋类品牌实体店将继续进行洗牌。

    回首巅峰时期,中国内地每卖出五双女鞋,就有一双来自于达芙妮。在经历最初的高速增长后,达芙妮近几年却陷入“泥潭”:亏损、关店,这些字眼缠绕着曾经辉煌的品牌。

    ——曾经辉煌——

    每卖五双鞋就有达芙妮

    1990年,达芙妮诞生。在那个竞争并不激烈的年代,达芙妮虽为品牌商,做的却是“批发”生意——将鞋子卖给代理商。1999年,达芙妮遭遇渠道危机,库存压力陡增,资金链吃紧,达芙妮开始“清仓”,更换品牌标志及店面装潢风格,着手建立自营专卖店网络,经营范围也由商场专柜向街边店拓展。

    避开中高端路线,达芙妮定位于大众流行的平价策略。在价位上,达芙妮女鞋的均价在200—300元;在渠道终端上,达芙妮大多采用街边店模式。全新的经营模式让达芙妮重振旗鼓并遍地开花。自2003年起,达芙妮以每年在内地开设150家专卖店的速度进行全面扩张,并迅速在二三线市场扩大占有率,这些市场成为达芙妮重要的利润来源。

    市场滋生的红利让达芙妮尝尽了甜头。截至2010年6月30日,达芙妮在国内共开设达芙妮品牌销售终端3077个。而在其业绩巅峰的时候,达芙妮的女鞋市场占有率接近20%,这意味着,内地卖出的每五双女鞋中,有一双就来自达芙妮。

    “达芙妮的早期成功不全是自有模式的功劳,在当时的行业发展阶段,达芙妮踩准了女鞋发展市场的节奏和脉搏,聚焦于小时尚路线,而终端网点也正好覆盖了行业空白。”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政府品牌专家委员、锦坤文化发展集团创始人石章强看来,达芙妮是后来在品牌和时尚升级过程中遇到了障碍。

    ——颓势日显——

    低价时尚遭遇多重危机

    “漂亮不打折,美丽100分”,在中国女鞋领域,这句广告词让达芙妮格外夺目。遗憾的是,2012年起,达芙妮的发展不再顺遂。

    受电商持续冲击,鞋类市场出现饱和,产品需求疲软,再加上实体经营的租金、人工成本增加,给实体经营带来较大压力。

    作为处在大众化品牌中低端的产品,达芙妮受到的冲击不小。从2011年起,国内服饰品牌就被去库存所折磨,然而,达芙妮的扩张并未停歇。

    “传统原有品牌在特定环境下取得成功时,若要继续笑傲江湖,就要有清晰应对环境瞬息万变的策略。” 锦坤文化发展集团创始人石章强表示,当产业行情和市场环境改变时,达芙妮死守原有模式很难坚守阵地。

    此外,达芙妮鞋子的设计,被不少消费者认为过时、不出彩、没有吸引力。即便花大价钱请明星担任创意总监、代言,也难挽发展颓势。

    ——遗憾难掩——

    难见利润电商更像鸡肋

    2011年起,电商进入发展爆发期,而达芙妮早在2006年就涉足电商,但电商之路走的颇为曲折。

    2009年,达芙妮入驻天猫,同时搭建自营电商公司“爱携”,将电商策略分为女性平台,着重打造女性社区;另一块则是鞋类营销,借助品牌优势进行全网络营销,并针对线上市场开发网络专供款。

    2010年,达芙妮3000万元入股与百度打造网络购物新平台——耀点100,占股10%。两年后,耀点100倒闭,达芙妮独立B2C的尝试失败。

    投资耀点100被认为是达芙妮转型中的一个决策失误,但更重要的事实是,达芙妮对电商业务并未上心,直到2013年,电子商务的字眼才出现在达芙妮的年度报表上。

    “达芙妮在做电商方面没有清晰有效的顶层设计,不断左右摇摆不定,导致没能抓住电商发展的高峰期。” 锦坤文化发展集团创始人石章强说,达芙妮抢滩电商发展是“起大早赶了个晚集”,企业的发展战略最怕犹豫不决,左右观望,“而发展电商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也只有一把手主抓才能维护战略的定力和坚持性”。

    对于恰逢巅峰期的达芙妮来说,电商每年几百万元的销售额,只是当时实体店半天的业绩。而且,电子商务急需解决的痛点是“便宜”,达芙妮产品却主打200—300元的价格,在淘宝鞋店非大牌产品面前并无优势。于是,电商在达芙妮的体系里变得“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线下掉队——

    产品淹没于品牌竞争中

    面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快速转变,达芙妮的线下发展也已“掉队”。就在被达芙妮视作销售核心的四至六线城市,危机日渐扩大。在四至六线城市,尽管达芙妮店铺数量达2350个,占总店铺数的46%,但闭店数量也是最多的,达到204家。从表面上看,是电商的冲击令达芙妮的直营模式优势无存,但致命一击是产品的冲击。电商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渠道为王的经营模式,重新回归产品本身。

    “在原有主战场的渠道上不坚定,电商思路发展不清晰,采取试错方式导致主阵地受到影响,导致现有加盟商怨声载道,新的加盟商犹豫不决,达芙妮的发展内外交困。”石章强说,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达芙妮原产品的定位没升级,设计也未更新,当渠道、品牌、设计等多重因素叠加后,达芙妮的发展陷入困境。

    回顾1990年至今,达芙妮确实没有太醒目的特点,既是品牌商,又是分销商,还是代工厂。同时,达芙妮对最核心的产品专注度也并不高,从年报里,投资者很少能获取关于达芙妮对它的产品的设计、制作和定位上的描述。

    ——顶层布局——

    提升品牌以谋东山再起

    达芙妮的渠道优势不再,产品也就淹没在无数品牌的竞争中。那么,昔日的“大众鞋王”是否还能东山再起?

    “这需要从短中长期进行布局谋篇。短期来说,达芙妮要从渠道入手,解决主阵地失守问题,现有的5000多家店要确保单店业绩提升。”石章强说,关店不可怕但不能瞎关,要做系统盘整后再行决定,那些支持品牌形象的终端,即便亏损也要坚持开下去。

    在石章强看来,对于销量较好的店铺要继续巩固成果,“你必须得观察、分析这么多年来鞋子都卖给谁了,往前发展的同时不能丢了老客户”。他说,不赚钱的终端店铺要快速止损。一些被达芙妮所忽略的终端要进行拓展,如社区和商务写字楼如何快速覆盖,怎样把实体店开进特色小镇等旅游景点。

    “在巩固原有主阵地的同时,达芙妮的电商要重新布局,以加盟、合资方式入驻天猫或唯品会等。”石章强建议,达芙妮的长远发展,重在解决品牌产品问题,“这不是请个明星代言就能解决的问题,达芙妮需要从品牌的顶层设计布局,活化且提升品牌,对产品进行相应调整。”

    专家点评

    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当外部环境好的时候,错把外部的机遇当成自己的竞争力,其实并不是自己有多强,而是对手太弱消费者要求太低;而外部环境不好的时候,再加上对手开始变强大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时,这些企业就开始茫然且盲动,不断地试错,又不断地尝新,左冲右突而不得志……

    达芙妮就是这样的企业,从来是向外求而不向内求。但机会不会永远存在,随着类似对手的风起云涌,红利机会逐渐减少,比较优势已荡然无存,再加上电商品牌和电商渠道的全面横扫,还死守着以前那一套老黄历自然会败下阵来。

    解决之道很简单,在解决短期终端问题的同时, 要解决好中期的渠道问题,以及长期的品牌和产品问题。只有充分地解决好短中长的品牌顶层设计,达芙妮才有可能真正回归王者宝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