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左一)率团出访以色列,与Startup East孵化器负责人就参与中国—东盟国际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开展深度合作进行探讨。陈丹摄 |
创新成就未来,合作共创双赢。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把科技创新与国家外交战略相结合,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动建立广泛的创新共同体,在更高水平上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最前沿,广西正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广西如何着力深化对外科技合作,依托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助力打造中国—东盟协同创新共同体。
近日,在第4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召开前夕,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
推动技术需求对接及创新合作
助力打造中国—东盟协同创新共同体
科技日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是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年度标志性活动,是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要平台。将于9月11日—14日举行的第4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有哪些重要意义,有什么新亮点?
曹坤华: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技术转移的重要合作平台,对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深度挖掘技术创新活力,拓宽企业合作渠道,提升科技合作层次,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16年将迎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也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坚持把全球视野作为重要导向,主动融入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把科技创新与国家外交战略相结合,推动建立广泛的创新共同体,在更高水平上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第4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的召开正符合规划的指导方向,将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大会以汇聚和展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优秀创新成果,促进构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技术需求对接及创新合作为目标。借助大会的平台,积极推进广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度挖掘技术创新活力,进一步深化中国和东盟的科技合作层次,拓宽中国和东盟企业间的合作之路,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技术转移工作的持续性发展,推动建立中国—东盟协同创新共同体。
目前,第4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各项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本届大会以“技术转移引领 创新合作发展”为主题,将围绕海洋科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现代农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包括第4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开幕活动暨中国—东盟国际创新合作论坛、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等7场活动。开幕大会将邀请中国和东盟国家科技部副部级以上领导参加并发表主旨演讲。另外,预计将有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代表、双边中心代表、技术转移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及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代表800多名中外嘉宾到场参会。今年展馆将移至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展馆核心区域,将重点展示先进制造、智慧城市、创新创业和国际创新的高新技术成果及产品,突出展示中国和东盟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及需求。此外,今年大会签约项目成果颇具代表性,广西—广宁技术转移中心是首个广西与东盟国家共建的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中缅太阳能联合研究中心是首个与东盟国家共建太阳能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广西)—柬埔寨(暹粒)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是首次在柬埔寨暹粒省建设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
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大契机
大力推进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
科技日报:推动“一带一路”地区的共同发展,科技合作与共同创新是重要的纽带和驱动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围绕支持广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曹坤华:“一带一路”不仅是贸易之路,也是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要增强我们引领商品、资本、信息等全球流动的能力,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增强参与全球经济、金融、贸易规则制订的实力和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国际经济和科技创新合作,在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范围内参与全球治理,实现共同发展。科技创新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大契机,以科研合作增强战略互信,以产业技术合作加强经济融合,以科技基础设施共建推动互联互通,以科技园区建设聚集创新资源,以人员交流和知识流动共享发展理念,以重大科技项目合作应对共同发展挑战,大力推进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
今年以来,广西科技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重点加快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业务大楼纳入2016年自治区层面重大建设项目。二是筹备第4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三是推进共建两国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四是组织开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对接系列活动。五是举办面向东盟国家的技术经理人培训班,连续3年举办了中国—东盟技术经理人国际培训班。六是引进“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桂工作,为广西农科院、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邀请了4名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桂工作。七是启动中马钦州产业园创建国际创新园规划。八是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技术合作平台规划建设。九是推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业务大楼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总投资额的49%。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推进与东盟科技合作交流迈上新台阶
科技日报: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依托区位优势,近年来广西进一步拓展并深化了以东盟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合作,积极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广西取得了哪些成果?
曹坤华: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是推动协同创新、共享创新机遇的重要举措,是我们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战略步骤。在广西与东盟的交流合作中,科技交流合作是重要内容之一。“十二五”以来,广西科技部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力推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能力不断提升,全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不断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迈上了新台阶,为服务我国周边外交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已获得科技部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先后与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建立双边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员数已达2053家,其中国内1474家,东盟国家579家,协作网络成员已覆盖国内主要省市和东盟各国。已承办三届由科技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共有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科技部25位部级科技高官出席大会。在国内外举办30余场技术转移活动(其中在东盟国家举办16场),组织约900多项技术进行展示、对接,超过15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加(东盟国家600多家),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393项,协议金额超过6亿元人民币。
二是面向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取得实效。指导广西农科院等单位在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开展一些合作项目。同时累计引进农业种质资源1200多份,其中纳入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库630多份。
三是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积极拓展合作渠道,以全球视野引进国际创新资源。“十二五”期间,广西获批认定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到11家,承办了20多场(次)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意大利、巴西等国家的科研和教学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和备忘录120多个。广西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11项,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总投入达到1.2亿元,是“十一五”投入的1.75倍。邀请50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来访考察、技术交流,引进和培养人才300多名。国际合作基地与近40多个国际研究机构、大学建立起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合作研发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
四是国际科技合作助推广西科技创新发展。广西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优秀专家和先进技术,取得了成功制备出大规格高纯高净2024、7050、7150扁锭,生产地中海水牛和中国本地水牛进行杂交的杂交牛,建立甘蔗糖蜜酒精、木质纤维乙醇低成本清洁生产技术体系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成果。
有效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
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广西科技创新
科技日报:今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开放发展大会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提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顺应开放大潮,广西如何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以科技促开放”之路?
曹坤华:扩大开放是广西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举,科技交流合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西要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国发展大局对广西的深远谋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广西的新定位新使命,为广西“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开放发展起势落子指明了方向。当前,东盟国家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需要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源促进发展,而广西作为我国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国际科技合作对广西科技创新的推动相对较弱,与广西“两个建成”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广西正处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亟须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随着中国与东盟合作步入“钻石十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国与东盟的科技合作,特别是在技术转移领域的合作发展迎来新机遇。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东盟合作的科技外事布局。以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为总体目标,把扩大和深化同东盟的科技与开放合作作为战略重点,进一步构建好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主体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合作水平。同时积极拓展与澳、印、日、韩、新等“10+6”合作成员国以及金砖国家、欧美、非洲重点国家的交流合作。二是打造中国—东盟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打造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的国际技术转移聚集区,成为技术转移机制完善、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发展、国际技术成果集成转化的核心实验区和创新科技园区,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以及服务链环节完整、服务基础设施完备的集技术引进、推广、孵化、交易直至应用示范为一体的国际创新合作基地。三是推进中越科技合作走廊机制建设。“十三五”期间将共同建立中越边境省份科技合作磋商机制。共同促进中越两国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农作物优良品种种植示范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双向转移。四是深化与港澳科技合作交流。发挥广西毗邻香港澳门、对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全面深化桂港澳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香港、澳门的科技资源与资金,共同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广西千亿元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五是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能力。加强对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的指导和支持,新申报和认定一批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充分发挥合作基地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国际科技合作方式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团队。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科技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紧密,广西作为与东盟合作的窗口和前沿,未来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必将出现许多新特点,呈现更多的发展前景,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