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焦点
4.22光年外发现类地行星
欧洲南方天文台公布一项天文学重要发现,一颗小型岩石行星绕比邻星运行,而比邻星正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仅4光年多一点远。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比邻星b(Proxima b),质量约为地球的1.3倍,其位于宜居带,表面温度理论上允许液态水存在。
就在消息公布的第二天,霍金与米尔纳的1亿美元“突破摄星”计划宣布将自己的目标对准比邻星b,该团队希望能在20年至30年内发射飞行器,飞越20年后抵达比邻星b,预计拍摄到比邻星b的照片时应为2060年。
本周明星
“朱诺”号:近看木星真面目
北京时间8月27日20时51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5年前发射的“朱诺”号探测器到达木星云层上方4200公里处,以20.8万公里/小时的绕行速度,正式拜谒太阳系“行星之王”——木星。NASA表示,“朱诺”号共搭载了9个有效载荷,它们同时被激活,但由于路途遥远,首批探测信号和数据的传输及后续分析尚需耐心等待。
“最”案现场
人类外显子组最全遗传变异记录公布
在一项关于人类基因组外显子组(蛋白质编码区)的深度分析中,美国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通过分析外显子组整合数据库(ExAC)数据集来表征全球遗传变异的模式,在较小的遗传变异数据集上达到了此前无法实现的分辨率,提供了迄今为止有关该区域最全面的遗传变异记录,而数据集的规模则令团队首次获得一些有关疾病复发突变的发现。
俄设计全球最大超重型运载火箭
俄罗斯国家航天事务集团22日确认,该机构决定以前苏联航天飞机所用的火箭技术改进现有火箭发动机,在今后5年至7年间研制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60吨的超重型运载火箭,这将是全球最大的运载火箭。按照设想,这将是为实施月球考察计划而研制的超重型运载火箭。
外媒精选
NASA与失联两年的航天器重获联系
NASA的Stereo-B是价值5.2亿美元的Stereo太阳探索任务的一部分,目标是给太阳进行正反面拍照。其于2006年发射,但在2014年10月1日因故障与地面失去联系。神奇的是,时隔两年之后,NASA又重新收到了Stereo-B的信号。由于其在太空中服役及漂流的时间已近十年时间,NASA如今需要弄清楚它是否还能完成原先的任务。
前沿探索
火星或曾是“暖男”
尽管去年NASA已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但在人们的印象中,火星是一个寒冷干燥的沙漠行星。不过,一项最新研究可能改变人们对火星这一印象。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提供的图像显示,火星或曾也是“暖男”一枚,拥有温暖潮湿的天气,比现在“更适合”生命存活,火星上古老的冲积平原可能是搜寻过往生命踪迹的好去处。
五大设备助力勘测小行星“贝努”
NASA将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8日下午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源光谱释义资源安全风化层辨认探测器(OSIRIS-REx)”。作为美国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OSIRIS-REx旨在探测一颗名为“贝努”(Bennu)的小行星,研究地球如何形成,生命如何开始,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那些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克隆寨卡病毒新模型建成
一个美国联合研究小组称,他们在包括易受寨卡病毒影响的胎盘细胞和脑细胞等多个细胞系内,成功复制了寨卡病毒,并创建出病毒模型,可用于寨卡疫苗的开发和测试。
光和物质在空腔内发生强耦合作用
英美科学家构造出一个高质量空腔来容纳一层超薄砷化镓,并通过一个磁场调谐砷化镓,使其同腔内特定状态的光发生共振,光和物质耦合在一起,形成了偏振子(Polariton),这些偏振子像一个整体那样行动。这是迄今观察到的最强的光—物质耦合现象之一,有望促进量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一周技术刷新
新技术将动物全身组织透明化
透过动物的皮肤甚至器官直接观察到细胞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德国慕尼黑大学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透明成像技术,可让上述设想成为现实。该技术能让动物全身组织实现透明化,可在动物体内成像完整的神经系统或整个器官,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库还有望大幅减少科研所需的实验动物的数量。
硅纳米晶体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人类每年向大气中排放300亿吨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不断加剧。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方法,可利用自然界的丰富资源——硅将二氧化碳转换成高能燃料,这种通过纳米结构氢化物的还原能力直接利用阳光生产燃料是概念上一大创新,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奇观轶闻
水母荧光蛋白能“发出”新型激光
一个由英德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将水母体内的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大肠杆菌基因组,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产出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并用其来产生激光。这一突破代表着极化激元激光领域的重大进步,其效率和光密度都比普通激光高得多,有望为研究量子物理学和光学计算开辟新途径。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