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无界的三元桥空间,你会有一种误入老北京胡同的错觉。在这里,分隔每间办公室的小道儿都被标记上了北京人耳熟能详的胡同名称。
无界空间联合创始人万柳朔解释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无界空间想做的是将“胡同景致”搬进办公空间。
通过朋友介绍,万柳朔找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史洋,史洋教授曾在赫赫有名的央视“大裤衩”设计者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工作,曾参与设计了“卡塔尔机场城”、“多哈大学城”等项目。
这里通过极富设计感的、有格调的美学理念设计空间环境,用高性价比的办公场地和简洁智能的工作设施合理规划功能性、舒适性,用高质量、有独家价格优势的创业服务吸引创业者。
万柳朔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协助创业者应对一切办公问题,让大家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方式,令‘创业+生活’紧密结合。”
这不,在“帽儿胡同”的一个开间,万柳朔讲起了他和无界空间的故事。
创业源于“躁动的心”
万柳朔是个90后,8岁随父母移民美国,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名校康奈尔大学,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2011年他大学毕业选择回到中国,加入波士顿咨询集团。工作两年多,抑制不住那颗躁动的心,他决定出来创业。
起初,万柳朔决定做旅游。但当时同类创业公司已有很多很多,血海一片,在与好友兼校友韩昕锜畅谈后,他决定做联合办公空间,一方面很多创业公司创始人非常需要办公场地,另一方面能充分发挥他的社交能力来营造创业社区。
一个好的创业社区选址尤为重要。“目前以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组成的中小团队是对场地需求最灵活的一代,即使如此,实体的空间仍然是这些团队的最佳选择。除了交通方便之外,联合办公能够带来的共享经济及社区的增值体验也是无法替代的。”万柳朔认为。
传说中“别人家的办公室”
2015年7月,万柳朔斟酌再三将无界空间的第一个空间落地北京国贸。960平方米的空间容纳150个工位,分为独立办公区、共享会议室、休息娱乐区(包括对外开放的咖啡馆)等,每个工位的租金在1600元/月左右。
“在无界空间,我们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让生活更有趣。”万柳朔介绍,无界空间是以线下的联合创业办公空间为载体,为早期创业者提供创业及生活、社交等全方面服务的线上线下创业者社区。短短一年时间,无界空间已在北京开放6个空间,所有空间位置均距离地铁5—10分钟步程内,6个空间占地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总工位数超2000个,入驻团队数量超100家。
在这里你可以拥有创业、工作所需的所有服务和资源。除工位之外,这里还有共享会议室、共享打印设施、100M超高速网络;超大活动空间、咖啡厅、图书室、冥想室、淋浴间、游戏室和床。万柳朔说,真正为创业团队做到“拎包入驻”。
无界空间想做创业者社区,例如在紧张工作的同时,团队之间互相帮助,结识新的朋友,共享创业经验及资源。除此之外,无界空间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提供财务、法务服务,为创业项目对接投资人,帮助团队融资,以及邀请创业导师指导团队、举办各类线下活动供大家交流经验。
“把100个人放在一个屋子里,如果是在美国,不到一个星期大家就能互相认识;而在中国,可能花上半年时间大家还是面面相觑。”万柳朔想增加无界空间的社交连接性,由空间客户切入,进而延伸到不同业态之间的紧密联系。
毫无疑问,无界空间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租金,增值的软性服务低价透明,甚至完全免费。其中,免费项目包含水、电、宽带、打印、会议室、健身房、游戏室、淋浴房、活动区、休息区、床位等。
联合办公的“无界标准”
7月24日,无界空间发布联合办公行业蓝皮书,包括主流办公场地选择、联合办公行业标准、管理系统、联合办公服务等内容,据万柳朔介绍,由于联合办公在近几年的办公场地市场中刚刚出现,目前尚无行业标准,市场教育和企业接受度更需要时间,所以通过书中首次披露无界空间对设计、选址、施工、功能等方面的评分系统,形成一套独创的联合办公行业标准,以不断提升产品体验与行业价值,“希望与同行伙伴一起教育市场,让联合办公业态被更多的潜在客户所接受。”
《蓝皮书》显示,从设计角度来讲,不仅要满足传统办公空间功能,更要在其基础之上设计出新的环境体系,模糊办公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使空间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结合了办公及生活、交流的空间,即在办公地点找到家的感觉:既拥有像在家中书房、卧室一样的私密角落,如办公区卡座、沙发、休息区、胶囊床、阶梯台阶等,又拥有如同家中客厅一样的交流区域,如阶梯活动区、咖啡吧、开放工位等等。
无界空间在选址、设计等方面有严格的打分标准,80分以上才考虑着手去做,“比如,便捷性是无界空间在选址标准中权重最高的一项,尽管考量此项有时候会牺牲一些空间的利益,比如拿下场地的租金更高,但对入驻团队来讲节省交通成本和招聘成本,对空间的归属感和体验更好,长远来看对入驻团队和联合办公行业来讲利大于弊。”万柳朔说。
无界空间的名气就是要让入驻空间的每个团队为其口碑宣传。万柳朔坚信,“比如谷歌,在其之前做搜索引擎的企业有十几家,但谷歌凭借更优的技术和算法依然很快‘秒杀’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