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1日 星期四
技术转移究竟是个多精深的“活计”?
张佳星

■区域零点

    “技术转移”是个切切实实的舶来品。

    这个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概念,本世纪初在国内还不怎么时兴,反而“科技成果转化”经常用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由于“科技成果”带来的歧义,比如什么是成果?论文还是专利?甚至有了科技成果转化率这样不科学的计算概念,“技术转移”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在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士运主编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技术》一书中,技术转移的概念很清晰,它是指从知识的生产者转移到使用者,其转移的内容不是一种设备,而是涉及信息、知识、专利等软件;其转移的目的不是为了展览,而是为了能得到运用。

    形象地说,“技术转移”生来就头顶着一个箭头,方向从高校、科研院所指向产业界。

    如此,承揽这个“活计”的人必须“脚踩两只船”,一边深谙负责区域科研界的科研优势,一边又把得住本地企业需求的脉络。地方上的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主任就是这种“软功”在身的人,他们凭借在当地的人脉和地气,勾勒出一幅“连线图”,俨然一本随查随用的“活字典”。

    “软功”必须有,“硬功”更不能缺。“硬功”指的是对法律、政策、金融知识的通晓。

    “懂技术,有工科专业背景;懂法律,了解知识产权法等法律知识;懂管理,最好是MBA;懂金融,会融资、了解政府支持政策。”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发展咨询专家林耕把技术转移人才归纳为“四懂”。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傅耀最近撰文就提到,国内技术转移,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转移双方可以享受政策补贴和支持,国际转移则要利用国际法规,否则可能出现被两国政府重复课税的窘境。

    从区域迈向国际,“硬功”的要求更严苛。林耕说,“运作成功多项跨国技术转移的大多都是博士后。”

    可以说,技术转移不单单是个“技术”的活,它勾连着经济,更牵涉到法律,涉猎广泛、学科交叉多元。

    除此之外,技术转移从业者最好还要拥有预测产业发展方向的“远见”,技术转移马上带来效益是好事,还要能承接起企业的长远发展,兼顾行业的发展方向。例如,一个规模化企业的专利布局一般要先行5—10年。

    按理说,这么高水准的人才,那得抢着捧吧?

    事实却是,没有土壤、没有激励机制让技术转移人难以成长壮大,是最被从业团队诟病最多的。

    无论是95%来源于企业的“技术经纪人”队伍,还是高校里成长的“技术商人”,都是被制度“漏掉”的角色——“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技术经纪人缺乏动力去推动成果与需求对接。” “‘技术商人’在高校里没有应有的地位和职称,阻碍了人才队伍的壮大。”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不完善,技术转移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共识。国家层面正极力补上这块“短板”,在5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中提到,“十三五”期间建设100个示范性国家技术转移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10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同时,建成若干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培养1万名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

    这个精深的“活计”至此有了政策的庇荫,先行者可以开始无后顾之忧地施展拳脚,归拢后来人的加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