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典型
在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有这样一个创新团队,他们肩负神圣使命,在学科带头人蔡建明教授率领下,围绕我国辐射危害防治难题勇攀医学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就是第二军医大学舰船辐射医学教研室科研团队!
科技日报记者看到,成立58年来,从摸清核武器杀伤效应到放射生物学前沿理论,从创建主要防护措施到解决防治关键难题,从日常辐射防护到核事故医学救援,这支身着海军制服的科研团队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近70项高水平科技成果,成为提高我国核辐射损伤防治及放射卫生防护水平的重要力量,十多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解决部队预防辐射难题
前不久,以国际上首创分子氢预防辐射新技术为主要创新点的“电离辐射危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蔡建明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的又一项高水平研究成果。
2007年,蔡建明从国外一篇研究“氢气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报道中得到灵感,果断决定探索分子氢的生物效应以及在预防辐射损伤中的可能作用。
几年后,这支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惊人地发现氢分子具有很好的预防辐射危害的生物活性。2011年,他们的研究结果被国际知名期刊《自由基研究》选为封面文章。2013年,他们关于氢分子对高能射线防护作用的研究新发现,又得到美国NASA的赞誉,被列为近年来国际辐射防护领域取得的重要发现。这些年,国际学术界在氢分子辐射防护作用领域一共发表了25篇SCI文章,其中有21篇出自这支团队!
他们将历时8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实用技术,与企业合作联合研制出高浓度氢气水发生器。现已证明,氢气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已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可无限量使用。氢气不仅能预防辐射危害,还能对许多与自由基相关的疾病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他们研制的高浓度分子氢水发生器,已在核应急医学救援人员、涉核部队、放射工作者以及部分辐射高风险场所推广应用。
在可预见的未来,其系列制品将成为我军将士预防辐射和维护健康的好帮手!
服务军民中勇当急先锋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当地开展了水和食品放射性检测。但所用检测仪器设备复杂,体积大,测试要求条件高,而且检测时间还很长。灵光闪动之下,该室专家李百龙等立即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与企业合作联合研制适合海军舰艇舱室内使用的水和食品放射性快速检测仪,将放射性现场检测设备缩小到只有一台打印机大小,检测时间从以往的4—5个小时,缩短到仅需20分钟。这样,将来一旦海军舰艇发生核泄漏,即可在舱室内使用该仪器对疑似受到污染的水和食品进行快速检测,防止官兵食用放射性超标的水和食品。
记者看到,类似的科研成果在该室比比皆是。该室主任高福说:“在应用研究上要瞄准世界一流,在基础研究上要紧贴部队需求。我们要让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军队保障。”
在崇山峻岭,在大洋深处,在戈壁荒漠,在茫茫大海,到处可以见到他们传授新技术、指导战备训练、参与重大演习的身影。“东海6号”、“核盾-2013”、“联卫-2007”……不胜枚举!
上海市涉核化生单位多,发生核化生事故风险高。2014年,该校和上海市联合举行城市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演习,蔡建明担任演习指导专家组组长。他充分发挥了长期担任学校“三防”医学救援队队长的专业特长,创建了军民联合开展核化生医学救援的新路子。
演习结束后,他带领团队牵头申请了“上海市核化生医学救援体系建设”项目,获批科研经费达2.5亿元人民币,成为该校历史上科研经费最多的项目。在他们的规划里,将使上海形成多维覆盖、多单位合作的核化生医学救援公共卫生大体系,成为全国城市核化生医学救援典范。
打造国内一流科研方阵
肿瘤放疗增敏新药“甘氨双唑钠”研究历时20年。1996年,蔡建明担任室主任之初,该项目因为种种原因几乎陷于停顿。为了使这个项目“起死回生”,他梳理研究思路,整合科研力量,四处求援合作。在他直接策划和领导下,开展了临床前试验及各期临床研究,该药最终于2001年获批国家Ⅰ类新药,填补了我国放射增敏类药物的空白。尽管他在该项研究中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但2004年申报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时,却主动把自己的名字从报奖材料上删掉,以期让其他人获得更大进步空间。这样的高风亮节赢得了科研人员的尊重,赢得了人心。
老主任以身作则,后来者更是发扬光大。现任室主任高福为了能让年轻科研骨干有好的科研环境,经常挤出自己的时间,替大家“打杂”,加班加点为大家处理一些科研工作之外的事务,全方位提供支持和保障。
如今,这个仅有十几人的教研室形成了一支短小精悍、团结一致、朝气蓬勃、勇闯一流的科研团队!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实现从无到有,呈现了省部级、全军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全面开花,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把学科建成国内一流的科研方阵,使之真正成为高水平人才和科研成果产出的平台,为军民提供更强、更有力的服务保障”。这就是他们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