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4日 星期五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一场输不起的“科技战争”
余和军

    历史性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落下了帷幕。这次“科技三会”吹响了“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角,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作为参会者和科技界的一员,笔者有幸见证历史,在感受到振奋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新一场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将对全球竞争格局产生新的颠覆性影响,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主要国家竞相在科技领域投入、人才争夺等方面的激烈争夺或将演变成新时期的科技“竞赛”。

    首先是科技投入的比拼。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是“嫌贫爱富”的。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的政府预算,2016财年美国联邦研究与开发预算为1460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6%,大大超过今年美国经济的预测增长率。反观日本,最近日本学者和媒体反思日本创新产出的颓势,认为重要原因是过去多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科技投入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耗时长的研究和新领域的研究减少了,短期内能出成果、‘跟风型’的研究增加了”,有带动性和影响力的科研产出后继乏力。

    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不断上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这些投入带动了我国科技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连年提高,我国成为世界上不可忽略的创新极。未来,必须优化经费投向、改善支出结构,同时着力调动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激活科技领域的民间投资,使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并从中获益。

    其次,这是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作为人类创造性的活动,高端人才的培养、使用尤其关键。据统计,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多达4000万,总量居世界首位,但在创新效率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尤其要从制度上进一步解放科技工作者的生产力。在这次创新大会上,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多次被掌声打断,与会代表自发鼓掌。科学家的掌声不仅是赞颂,更是对改革的期盼和督促。

    今后,应进一步改革对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和管理,使科学家的精力聚焦于擅长的科研领域;不能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不能将对行政人员的管理套用在科研人员身上。要在培养用好国内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灵活政策和措施,吸引人才回流和各国顶尖人才来华创新创业。优化用人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化为推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强大引擎。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任重道远决定了这还是一场不同国家间教育制度的比拼。正如华为老总任正非在创新大会上的发言指出,“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后冲锋的博士、硕士、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因此,发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我国教育制度一直在改革,但又一直为人诟病。未来还要解决的,不光是公平性的问题,还有理念和导向等重要问题,就科技教育而言,还要解决好education for science或者science for education的问题。

    科技创新需要合作,但国家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我国必将面临世界各国的“围追堵截”,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极有可能演变成为新时期的“科技竞赛”甚至“科技战争”。这场战争将超越“货币战争”和“石油战争”的影响,决定着民族命运。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