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6月1日电 (记者张盖伦)“京沪干线”不仅指能跑火车的铁轨,也指能跑量子密钥的光纤。在6月1日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会上,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工程总师、中科大教授陈宇翱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该项目将于2016年年底正式交付使用。
“目前工程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三。量子京沪干线全长2000余公里,目前已经完成了约1500公里,而剩下的500公里预计也将于下个月打通。”陈宇翱表示,11月份左右,“京沪干线”可以达到“开始运行”的状态,年底能正式交付使用。
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从北京出发,经过济南、合肥,到达上海。利用这一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京沪两地的金融机构可以进行保密通信,包括电话、视频通话、电子邮件。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曾指出,信息科学方面存在信息安全的瓶颈:用芯片可能有后门,用光纤可能遭到无感窃听;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加密技术,可能也会成为一捅就破的窗户纸。
但量子保密通信不一样。在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其每个信息都依靠单个光子传送。它不可分割,不可克隆;一旦通信被窃听,通信双方都能立刻发现。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能保证“无条件”安全。
陈宇翱表示,未来用户或许能选择提供量子密钥服务的通信运营商、银行、互联网公司,以个人身份使用这种“无条件安全”级别的信息传输。
将于今年7月份发射的量子卫星,将在全球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通信。“量子卫星能够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帮我们实现更远距离的量子保密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体系。”陈宇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