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7日 星期五
耗水变造水:北疆电厂的绿色“魔法”

■自主创新国企路

    本报记者 瞿 剑

    如果说,哪家火电厂从耗水户变身为造水、供水户,那一定是它具有了某种“魔法”。

    位于天津汉沽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旗下北疆发电厂,以其一期淡化水20万吨/天、占全国海水淡化总量20%的规模,为国内最大海淡项目,也是首个大规模向市政管网供水的海淡项目。

    火电厂为何要同步建设海淡装置?国投津能发电总经理朱逢民解释,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600个主要城市中有400个缺水,其中100个严重缺水。京津唐地区,淡水资源尤缺,华北平原已经形成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因此,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要淡水,就成为一个现实选项。

    与此相应,国内的火电厂相当一部分建在海边,其余热利用,可资海淡产业经济、规模发展。国投作为央企,愿在这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上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过,海水淡化,又谈何容易。他表示,海淡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大公司垄断,设备和技术受制于人,是相关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没有技术基础,国投北疆就从引进—吸收开始,但保证高起点引进——一期从海淡强国以色列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低温多效海淡(MED+TVC)技术。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副总经理郭惠平介绍,即利用汽轮发电机组低品位抽汽的热量将海水蒸馏出淡化水,项目已于2013年9月全部建成投产。其生产的优质淡水,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滨海监测站检验,水质106项指标全部符合或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指标》的规定。

    引进过程中,国投北疆并非简单地“拿来”,而是针对现有系统的工艺结构特点创造性提出因地制宜的技改方案。比如,海水淡化产品水的水质较为纯净,但pH值受季节及原海水水质变化而有较大波动,常常接近或超出国标低限,却缺乏相应控制和调整手段,不得已必须排掉,造成极大浪费。国投北疆实施现场技改后,海淡系统可根据装置运行及产水指标变化情况,在线实时调节淡化水水质,保证了产品水水质的一致性。

    如果说,成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国投北疆由耗水户变身造水户、供水户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那么,项目所采用的一套“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则是实现华丽转身的绿色“魔法”。

    其中,海水淡化工程输入原料为发电工程的余热和部分低品位抽汽以及原海水,主要输出淡化水,副产品为浓缩海水;浓缩海水就近引入汉沽盐场制盐,由于浓海水较原海水浓度提高近一倍,且携带废热,可大幅度提高制盐效率,使汉沽盐场增加近一倍(50万吨/年)的原盐产量,同时节省出了22平方公里的盐田用地;制盐母液进入盐化工生产流程,生产溴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等市场紧缺的化工产品6万吨/年,海水就此被“吃干榨净”,全过程实现零排放。

    如今,国投北疆已在曹妃甸启动三倍浓缩海水/每天3.5万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研究,并已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即将在北疆电厂二期工程实现落地示范。建成投产后,淡化水规模将达到50万吨/天,占全国淡化水总量近一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