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如何科学面对抑郁症?
本报记者 李 颖

    ■打破砂锅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抑郁情绪有增加的趋势。但是有抑郁情绪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得了抑郁症。请关注——

    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最广为人知,却也最容易被误解。不少人把抑郁症理解为是“郁闷”心情不好,或是“小心眼”想不开,更有甚者认为得了抑郁症就无法治愈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人们谈“抑”色变,因而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发现端倪及时求助医生

    “人们对抑郁症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就是容易混淆‘抑郁’和‘抑郁症’。”在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全国抑郁症协作组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抑路同行——抑郁症大众教育路在何方”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解释说,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常会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的表现,是许多人都体验过的情绪,也是一种正常而自然的心理现象。而抑郁症,则是个疾病的名称,需要注意通过症状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因为心理、精神科的许多疾病,它的核心是内心的冲动和精神上的功能性疾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也表示,理解抑郁症,人们不能简单化和仅从字面上理解,望文生义。“认为抑郁症就是不开心,或者认为感到忧郁就是抑郁症,我不忧郁、没有悲伤的事我就不是抑郁症。”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不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愉快感缺失为主要临床特征,而且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遗传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是造成抑郁症的必然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抑郁症协作组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王刚教授则指出,作为普通大众,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或自己可能有情绪方面的问题,最需要做的不是冒然做出判断或诊断,而是鼓励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家来做,这一点很重要。

    抑郁症不能讳忌就医

    “以前人们把抑郁症看成是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现在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很多人逐渐开始了解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这是一个进步。”但王刚也表示,目前,抑郁症的就诊率仍然不到10%。如何让公众更好地认识、了解抑郁症、让抑郁症患者不再讳忌就医、让我国有效的精神卫生医疗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需要各方群策群力。

    对于抑郁症的疾病特点,季建林总结了“三高两低”:高患病率(中国情感障碍的月患病率6.2%),高复发率(5年内月75%—85%的患者会复发),高自杀率(约10%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会自杀身亡),以及低识别率(<10%)和低治疗率(<10%)。

    “身体的硬件(器官)会生病,身体的软件(大脑的精神活动)也会生病,抑郁症就是大脑的功能性障碍,并且心—身相互影响,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情感、认知和身体症状。”季建林特别强调,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抑郁症并不可怕。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过抗抑郁的规范化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获得最大程度临床治愈,症状缓解。“因此抑郁症患者不要拒绝帮助,应及时求医。”

    坚持正确的治疗理念

    王刚表示,约2/3—3/4的抑郁症抗抑郁治疗是有效的,其中近一半患者可达临床治愈(症状缓解),约70%的治疗患者是抗抑郁药物治疗,抗抑郁药品仍是目前最常用和首选的有效抗抑郁治疗方法。“如果患者能接受全病程治疗(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复燃率和复发率会明显降低,因此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抗抑郁药物一般在治疗后1—2周左右才开始起作用,而并非患者臆想中的“立竿见影”。为此,王刚提醒患者对于治疗要有一定的认识:治疗期间不能刚服药觉得没作用或觉得症状缓解了就擅自停药。如果在急性期的治疗维持不下来,则更容易复发,对于控制病情和再次服药也更困难。

    资深媒体人张进结合自身的经验介绍,抑郁症往往不是单一因素所致,不要靠想当然地给自己“诊断”,千万不要因怕丢脸而拒绝积极就医,疾病不是耻辱,治疗才是出路。同时,坚持全程治疗,需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积极勇敢面对。

    王刚特别指出,当身边有人出现抑郁症倾向时,周围人给予理解帮助,坚强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应对抑郁症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运动也是应对抑郁的有效办法。研究发现,运动对抑郁症治疗的贡献度在20%。但是当重度抑郁的病人精力减退,兴趣丧失,运动不起来,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