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地震监测预报是如何实现的?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打破砂锅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9日1时10分在北京房山区发生2.7级地震。而近期全球7级地震活动增强,引发了我国公众对地震形势的普遍关注。请关注——地震监测预报是如何实现的?

    自4月10日以来,不到8天时间内,全球连续发生4次7级以上地震,引发了公众的普遍关注。近期频繁的地震对我国大陆的地震形势有没有明确的预测意义?地震监测预报究竟靠什么?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表示,经地震部门分析认为:2016年4月10日以来不到8天的时间内,全球连续发生4次7级以上地震。类似的这种情形自1900年以来共出现过37次,其中仅3次在之后的3个月内中国大陆有7级地震发生,因而从这一现象统计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强震连发态势对我国大陆的地震形势没有明确的短期预测意义。

    并非意味“全球进入地震高发期”

    全球地震高发期是根据8.5级来定。一组7级地震不能判定“全球进入地震高发时期”,一个8.5级地震相当于180个7.0级地震。近年来,全球7级地震多,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都要发生20多次,五六级地震要发生1000多次。4月份虽然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但从目前看,没有打破历年地震的水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表示,中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属于地震多发带,但这次日本与厄瓜多尔地震跟中国地震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地震部门分析研究认为:不能认为全球7级以上地震多发,就意味着中国大陆内部很快要发生7级以上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表示,中国大陆周边的这些地震活动确实表征着构造运动还是比较强烈的,也表征着中国大陆内部应力积累在增强,会对未来的地震活动形势造成影响。长久看,西部特别是南北地震带,是我国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地区。

    大地形变监测为预报提供依据

    “地震监测预报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大地形变监测结果在地震的预测预报和划定地震危险区的分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陈聚忠说,大地形变测量就是利用大地测量方法进行重复观测,以获取地面上监测点三维坐标变化以及区域时空变化数据,进而研究监测区域地壳三维时空演化过程,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孕育过程和发生的关系,达到地震预测预报的目的。

    1975年2月4日,大地形变监测曾经为发生于中国辽宁省海城的大地震成功预报,提供了可靠的判定依据,为预测未来大地震的发震区域提供了分析研判经验,是一次最为显著的防震减灾实践。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和其他专业地震监测单位成立伊始,逐步建立了数以十万计的测点,建成数万千米的大地形变测线和测网。”陈聚忠说。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流动GPS观测精度更高,这时在观测精度上能够基本满足获取地壳微小形变信息的需求。

    确切的地震预报意见尚不能提供

    “由于地球内部地震孕育过程和发生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此,还不能够给出确切的地震预报意见,这其中涉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需要共同研究。”陈聚忠说。不仅如此,地震预报还涉及政府管理、经济生活和社会治安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方面,大众需要更为准确的预测意见。

    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在一个大区域内地壳内部应力长期积累、集中、加强的过程,并最终导致应力应变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在构造应力积累、集中、加强的过程中必然伴随有地壳的运动和形变。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无论是地球动力学,还是地质学、海洋科学等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地球表层的监测。

    “大地形变测量可以为诸如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建筑构筑物变形监测和地质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提供监测服务,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并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陈聚忠说。

    例如,依据水准测量数据编绘出了两代全国垂直形变图,目前利用最新的观测资料正在进行第三代垂直形变图的编制;天津市自1985年以来每年进行一次精密水准测量,以获取地面沉降数据和图像,为天津市的基本建设提供控制地面沉降和地表高程的监测结;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结果,第一次得到了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图像;利用中国大陆环境监测网络给出了中国大陆更为详细的水平运动图像,为监测研究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高分辨率的地表位移场、块体边界变形场等地壳动态信息提供了依据。

    “这些图像给出了定量的、连续的和动态的运动图像,对于解释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和块体边界及板内孕震机理,对未来地震活动趋势预测,重点防御区的判定和深化认识地震孕育过程和地震预测预报具有重要作用。”陈聚忠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