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4日 星期四
中药编码系统的建立意味着什么?
□ 罗朝淑

■一周视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平台日前发布消息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近日出版并发布了《中药编码系统——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这项编码规则以17位阿拉伯数字,分类表达中药的品种来源、药用部位、品种类别及其规格、炮制方法等特定编码技术分类及其含义,以标准的形式将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固化下来,适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编码,其信息简短、准确、安全,凸显了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维模式,填补了国内外中药编码领域的空白。

    《中药编码规则》是迈出中药数字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此之前,国际上尚未建立中药的编码体系,也没有相关编码规则的顶层设计。正像莱布尼茨发明计算机二进制一样,该项《中药编码规则》的出炉,是中医药应用互联网+进行中药数字编码的“字典库”,将为中药和各国传统药物的编码提供数字化的编码依据和技术标准,对推动中医药实现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医药领域的发展也在不断与时俱进,除了传统的望闻问切等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会诊等已经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比如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互联网+中医药健康医疗保健国家级公共网络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项目,就是通过互联网、传感、光纤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让专家不仅能看清几千公里外患者的面象和舌苔等,还能准确地摸到患者的脉象。居民只需在自家电视上加装一个类似机顶盒的装置,就可实现实时、超高清晰度的远程会诊。

    正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所指出的那样,该趋势符合国家推进“互联网+”战略、深化医改、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同时可以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服务安全问题,推动建立中医药领域公共、跨界、融合的标准。

    笔者认为,随着中药编码系统的日臻完善,中药产业也将由此进入“互联网+”的发展新阶段;而“互联网+中医药健康医疗保健国家级公共网络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项目也为“互联网+中医药”的发展进行了一种有益的探索。笔者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实现看病治疗足不出户不再只是梦。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