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1日 星期一
纽约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上的“中国蓝”
文·李畅翔

■第二看台

    长16米、宽8米的竞技场上,6个带着或红或蓝标记、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正在激烈对抗。突然,蓝方一个机器人卡在场中障碍物上无法行动。编号“5515”的蓝方机器人迅速冲上前去,一下、两下、三下,终于将被困队友撞出了困境,场下观众连连鼓掌叫好。

    这是刚刚结束的第16届FIRST机器人大赛纽约赛区赛场上的一幕。“5515”号机器人的操控者,是四五个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生。他们站在赛场一侧的操作区,手握摇杆,全神贯注指挥场上机器人闪转腾挪。

    操作台前的横梁上,一面深蓝色旗帜分外醒目,上书一个篆体“蓝”字。这是上海交大附中“蓝色动力”团队的战旗。在66支来自各国的高中生团队中,“蓝色动力”是唯一一支来自中国的团队。

    FIRST机器人大赛是世界顶级的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之一,由美国非营利组织FIRST主办。比赛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工程和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该赛事的纽约赛区冠军赛于3月11日至13日在美国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举行。

    这是上海交大附中团队第二次参加该比赛。“蓝色动力”队成长很快,从首次参赛时仅有4名队员,到短短一年内就发展为有着搭建组、程序组、操控组、商业组和后勤组等明确分工的25人队伍。

    根据赛制规定,主办方公布比赛形式和规则后,每个参赛队伍只有6周时间完成机器人设计和制造工作。在这段时间内,“蓝色动力”首先需要熟悉比赛规则,随后开始设计机器人并寻找企业赞助。设计完毕后,搭建组制作机器人,程序组完成机器人动作编程,商业组则要为加工机器人特制的零件寻找加工厂。

    本届比赛项目“坚守要塞”是一个组队攻防的游戏。每场比赛随机选出6支队伍的机器人分为红蓝两队进行对抗。对抗双方各3个机器人,需相互配合,穿过壕沟、闸门等数道障碍到达对方城下,将象征攻城石的圆球投入对方城堡。

    “蓝色动力”的队员朱一杰描述参赛体验“像打仗似的”,正合男孩子的胃口。不过,尽管游戏形式新颖有趣,却也给机器人“选手”带来不小挑战。

    “今年的比赛机器人拿到球后还要精确投入一个筐中,对于投球的精准度、力度和速度都有较高要求,”朱一杰说,为应对这一挑战,“蓝色动力”机器人增加了新设备——摄像头传感器。

    但由于没有足够时间熟悉比赛场地,“蓝色动力”机器人的发挥并不理想。12日的首场比赛中,“蓝色动力”的“5515”号机器人就遇到了难题。游戏开始十几秒后,“5515”号的一侧履带松脱掉落,随后动弹不得。赛后队员们只得将机器人抬回,重新调试检修。

    直到13日的最后几场预选赛,“蓝色动力”的机器人才渐入佳境,但最终以2胜5负1弃权,等次分5分的战绩与决赛失之交臂。

    队员陶超群认为,比赛的激烈程度和场地与国内有差别,己方机器人在稳定性上也存在不足,造成比赛初期遇到了履带脱落等突发状况,应对这些状况占用了大量时间,又导致没有太多机会对程序进行调整,因此发挥得不是特别理想。

    “但最后几场比赛我们还是发挥出了应有的实力,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陶超群说。

    上海交大附中的科技辅导员、“蓝色动力”领队朱乔荣认为,在工程与科技教育方面,中国学校同美国学校还有一定差距,来美国参加这样的国际赛事,能帮助中国学生积累经验。

    尽管比赛赛程紧凑,“蓝色动力”的队员们依然关注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

    虽然参加机器人大赛所需的编程水平距离实现人工智能还有较大差距,队员们仍对未来机器人设计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充满期待。

    “如果我们的比赛能够用上人工智能,那么完全可以省去操控组的工作。到时只要按一个按钮,机器人就可以自动选择跨越得分点更高的障碍,并选择最佳路线拿下对方城堡,”陶超群说。(据新华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