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林业碳汇交易:生态红利为啥成了空头支票
本报记者 张 晔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位于江苏省射阳县沿海滩涂的金海林场内,沿海滩涂绿化早早开始启动。

    “这是台湾杨,从台湾引进的,可以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长出树林。”北京环境交易所碳汇开发专家赵奇峰介绍说。

    这是两年前,由台湾客商、环境医学博士林克谟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5000亩碳汇造林。但是直到今天,该造林碳汇项目仍然还没通过审批。

    “这与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操作流程复杂、开发成本高、碳汇商品定价难、收益不易保障等密切相关。”全国人大代表蓝伶俐告诉记者。

    2011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在北京、上海、湖北等2省5市正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明确2017年启动运行全国碳交易市场。其中,在绿色造林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林业碳汇交易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在荒山野岭上种树,存在生产周期长、短期收益有限的问题,有了林业碳汇交易,农民还可以通过出售碳汇获得经济收益。因此,林业碳汇交易曾被形象地称为“绿色货币”。

    “根据测算,射阳碳汇林年均减排5000吨,按照目前北京市碳汇项目成交价格38元每吨,以项目减排计入期30年计算,可实现绿色经济效益570万元。”赵奇峰说,如果项目备案并交易成功则前景可期。

    然而,自2013年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始以来,全国仅成交一笔林业碳汇交易,说好的“生态红利”似乎成了“空头支票”。

    蓝伶俐说,建设碳汇林需要大量绿色资金投入。但是,7个碳交易试点地区规定,核证自愿减排量在履约配额交易中的比例约为5%—10%,极大地限制了林业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发空间。

    同时,申报门槛高、流程材料复杂、技术规范缺失等原因也让林业碳汇显得“高高在上”。“要完成申报需要完成专业性较强的项目设计报告、监测报告,以及各项数据资料的准备。”赵奇峰介绍说,这显然不是普通林业农户能做得了的。

    虽然,目前我国正积极筹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但具体建设路径仍不清楚,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

    为此,蓝伶俐代表建议,应积极为林业自愿减排项目拓展市场空间,严格控制碳排放初始配额分配和配额交易,提高核证减排量在履约交易中的比例。

    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明确林业类自愿减排量在履约配额交易中的比重;实行差异化的交易策略,适当提高林业项目减排量的交易价格;允许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通过科学计量审定后,把整个计入期内所产生的减排量以期货形式提前交易。

    (科技日报北京3月1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