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企业家委员:提振经济,信心何来?
本报记者 王 飞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们不禁会问: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哪?提振市场所需的信心又从何而来?相比于普通公众,中国的企业家群体更为关心这些问题。

    在11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五位企业家委员在这场主题为“提振经济发展信心”的发布会上一致表示,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也强调中国民营企业需要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发挥自身更大的积极作用。

    面对部分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悲观论调,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表示,虽然今年我国经济面临困难和挑战,形势严峻,但经济总体发展趋势正在向好,比如,调结构、转方式已经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其在GDP占比已超过了50%;去年消费对经济总贡献率已达到66.4%,解决了1300万人就业,我国居民收入增速达到了7.4%,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速度。“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我们没有理由失去信心,我们更需要积极作为。”

    而对于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观点,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卢志强予以反驳。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也不会陷入通缩。他还特别强调,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体制优势不容忽视。“中国市场经济是双轮驱动,既强调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强调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尤其在经济出现困难、社会矛盾比较多的时候,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就格外突出。”

    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新动力在哪?对此,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委员认为,与制造业关系紧密的生产性服务业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能。他给出了一组预测数据:到2020年,假如生产性服务业能增加10%,这样就能给中国经济带来12万亿的增长空间,由此带来2500万人就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重塑中国制造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动力。”

    3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不懈努力,民营经济创造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全国政协常委、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从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中汲取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他表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政府正在坚定不移地推进简政放权、负面清单、供给侧结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在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民营企业必将大有作为,民营企业家要敢于担当,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孙荫环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彪。他表示,当前大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对民营企业非常利好,“特别是总书记3月4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来自各方的信心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卢志强委员所言,“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关键是站在什么角度,以什么心态去看待,如果你充满信心、充满自信,那么你从变化中看到更多的是机会。”(科技日报北京3月1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