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增光添彩
——访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卢献匾
□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卢献匾(中)到广西民委“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联系点象州县永利村调研。

    民族团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社会保障。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广西如何贯彻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继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卢献匾。

    着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记者:各民族间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社会保障。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广西的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卢献匾: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后发展欠发达边疆自治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省区,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另有44个其他民族成份,56个民族成份齐全。“十二五”时期,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围绕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奋斗目标,紧紧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深化改革,突出改善民生,着力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全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2015年达到1.68万亿元,相当于2010年的1.7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500美元,相当于2010年的1.7倍。财政收入达2333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289公里,县(市)高速公路通达率80%,沿海沿江港口吞吐量超3亿吨,高铁通车里程突破1700公里,接近全国的十分之一,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广西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中央明确赋予广西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三大定位”新使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边境地区发展成效显著。广西共有8个边境县(市、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80%以上。近年来,通过实施“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兴边富民行动”,在边境地区修通了725公里沿边三级公路,84个边境乡镇基本实现了乡乡通等级柏油路或水泥路,1012个行政村中有420个村通等级公路,部分自然屯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电和通电话目标,基本消灭了茅草房和危房。行路难、饮水用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屯建设取得新成效。政府对陆地边境0—3公里边民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达到每人每月130元。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广西安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3.14亿元,占中央下达广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总量的31.67%,重点完善160个人口较少民族(即毛南族、仫佬族、京族)聚居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5年来,自治区本级财政通过加大少数民族聚居区转移支付和财政资金项目,投入资金30多亿元。自治区有关部门整合筹措资金9.95亿元,共同扶持加快全区4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县(市)的发展。目前京族总体上已经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基本实现“五通十有”规划目标任务。

    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2015年,中央和自治区对市县教育投入共计187.26亿元,其中对6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市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投入95.58亿元,占51.04%。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建设项目,自治区共计投入资金62.07亿元,其中倾斜支持6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市区35.56亿元,占57.29%。继续执行少数民族考生和贫困地区考生高考加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等政策,2015年全区4921名少数民族考生通过预科途径圆了大学梦,大部分考生来自区内60个属于老少边山穷的县市区农业户口。积极推进学校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教育。在壮族聚居区稳妥推进壮汉双语教育工作,构建学前、义务、高中、高等教育等4个阶段有效衔接的壮汉双语教育新体系。

    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成效显著。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刘三姐歌谣等37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壮剧、桂剧、毛南族肥套、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多个“非遗”传承基地。重点推进崇左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扶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品牌。积极推进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建设。同时,广西党委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意愿,依据国家规定,于2014年正式将“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习惯节日,每年农历3月3日,都给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同时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民族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全面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县、乡、村三级民族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先后建立了广西壮医医院等16家国有壮医、瑶医医院。稳步推进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和国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区创建工作,建立了11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成功举办了第13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多个项目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军营、进寺庙)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以南宁市、靖西市等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市、县(区)为引领,全区统筹,部门合作,市县区为主体,社会各方面配合呼应,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全社会形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唱响民族团结的主旋律,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市、县(区)和单位。今日广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已成为常态,是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民族干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工作成效显著。广西高度重视民族干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每年都全面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工作,及时选拔配备各级民族干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和有关部门中的民族干部以及各级党委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比逐年提高。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提供人才保障。2015年,“三支一扶”注重招募少数民族大学生,重点向少数民族聚居区输送专业技术人才,招募的552名大学生中,少数民族为212名;广西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为1.01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为0.34万人。

    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做好民族工作是事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做好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广西来说,具体有什么举措?

    卢献匾: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族工作进行了重点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做好广西“十三五”民族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重点在维护团结和促进发展两大方面。

    协调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力宣传并严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采取各种措施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要正确运用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指导工作,要依法依规筹办好自治县县庆和民族乡乡庆活动,办好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要切实做好《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工作。认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把握特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重点是在加强基础工作、健全体制机制,细化建设标准、创新工作载体、培育亮点经验等方面下工夫,确保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中,每个县(自治县、区)都能培育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亮点,总结出先进的鲜活经验。进一步完善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及时排查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区情民情研究,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促进民族地区的差别化政策,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实现各项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民族教育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医药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区科技水平。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民族干部人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