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5日 星期六
合肥高新区:争当“调转促”示范“排头兵”
□ 本报记者 吴长锋
协同创新平台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这里是创新创业的沃土,这里是明星企业的摇篮:

    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世界最高水平引领者;

    科大国盾,世界量子通信产业先行者,潘建伟院士领衔的量子通信基础研究“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学”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阳光电源,光伏产业领军企业,光伏逆变器出货量高居全球第二;

    安科生物,国内最早专注基因工程药物的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医疗龙头企业;

    华米科技,全球可穿戴设备前三强,荣获2015德国if设计大奖;

    ……

    “十二五”期间,合肥高新区抢抓创新型“三个强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机遇,落实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常态,聚焦新兴产业,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跃升至第8位,荣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荣誉称号。

    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产业价值攀升到了一个新层次。主导产业成功转型。园区集聚格力、美的、惠而浦等企业151家,年产白色家电3717万台套,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成为国际知名的智能家电基地;汽车及配套产业实现大项目引领,长安合肥基地、大陆轮胎一期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总部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迈进。新能源产业、公共安全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爆发潜力明显;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在国内形成影响。全区战新企业96家,总数全市第一。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目前已经集聚各类科技服务机构320家。

    创新体系树立其新标杆。累计培育国家高企460家,占全市44%;培育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占全市一半以上;园区企业建成省级以上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09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十一五”末的2.6%上升至3.7%。建设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创新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引进中科院理化所家电技术研究院、省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项目,形成集研发、转化、人才培养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集群”。双创载体持续完善。鼓励发展新型创业组织,积极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各类孵化器,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人才特区建设硕果累累。集聚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等近百人,战新产业领军人才、培育省市创新团队近百个,园区就业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千余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推进,金融体系改革亮点频现,政策扶持取得实效,产城融合跨越新阶段。合肥高新区以产业发展为根本,着力“调转促”,加快“创新、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动力,优化环境为保障, 营造创业氛围,构建和谐园区。

    面向“十三五”,合肥高新区将以率先形成创新创业生态、率先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率先形成产业科技社区、率先形成国际化发展平台的“四个率先”为目标,勇当“调转促”、“创新、转型、升级”排头兵。

    合肥高新区力争通过今后五年的的努力,经济总量位次前移,在国家高新区中继续争先进位。产业转型突破发展。市场主体突破3.5万户,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800家,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5%,自主培育上市企业达到30家,二、三产比60∶40,创新水平全国一流,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合肥高新区将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争取国家综合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落户高新区。新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打造国际化创新之都核心区。以战新产业基地为突破口,建设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打造中国IC之都、“中国声谷”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生物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二三产业平衡发展。加快建设中俄超导质子联合研究中心、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中韩创新产业园等一批开放平台,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业高新”品牌,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展望未来,合肥高新区将建设成为创新驱动示范区、大众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中部崛起增长极,为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