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出土的刘贺印章。 |
本报记者 寇 勇 游雪晴
3月2日,持续3个月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江西省政府在此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揭秘海昏侯墓主为汉武帝刘彻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同时宣布海昏侯墓区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刘贺,这位当了27天的皇帝,在经历了王、帝、侯的跌宕起伏后,沉寂于南昌城郊一个叫大塘坪的地方达两千余年。如果说,享年33岁的刘贺构筑了一段充满传奇但乏善可陈的生命历程的话,那么伴随他重见天日的大量陪葬文物,则勾描出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五色炫以相曜兮”的历史画卷。
四大展区多角度佐证汉代史实
从2月22日文物打包运往北京后,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队领队杨军便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如此,在紧张的布展间隙,杨军还是于2月27日在首博进行了一场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的公益讲座。杨军介绍,此次历时5年的发掘共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两万多件,用“惊叹”尚不足以形容这批文物的巨大价值。
本次首都博物馆的展览共遴选出441组件文物,分四个部分展示了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重大成果。第一部分为“惊现侯国”,介绍海昏侯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以及侯国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王侯威仪”,从礼乐宴飨、盛装出行、酎金积贮、生活风尚、祭礼如仪等5个方面,通过文物解读汉代诸侯王的生活场景;第三部分揭秘“刘贺其人”,通过文物与文献对话的方式,以详实的物证和书证揭开墓主身份之谜,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尘封;第四部分为“保护共享”,展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成果。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由于文献的缺乏,我们对汉代列侯等级的丧葬制度了解甚少,这次海昏侯墓的发掘填补了考古学的这一空白,史学价值不可估量。此外通过对考古发现的丰富、独特的随葬品解读汉代的丧葬习俗,反映出当时皇室贵胄的有关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当时手工技艺和文化艺术发展的集中体现,从中不仅能窥见汉代经济的发展水平,更能领略巍巍大汉的雍容气度。
采访中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海昏侯墓主身份的确认,经过了多角度的实据认证,其中在海昏侯墓内棺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遗骸腰部位置见“刘贺”名字的玉印一枚;在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中,有一枚写有“海昏侯臣贺”字样的墨书金饼;海昏侯墓内还出土了写有“海昏侯臣贺”字样的奏牍等。
杨军认为,根据《汉书》记载,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坏事,根据墓里的文物,如编钟、琴瑟、棋盘、竹简及刻字圣象等,或许可以对刘贺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角度。最起码,从文物着眼了解过去的未知世界,还原的将远不止一个帝王的真实状态。
以保护为前提的发掘与展示
资料显示,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不仅文物量大质高,而且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因此,如何做到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掘与展示,始终是发掘工作者的重中之重,而研究其显现的历史文明脉络则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杨军说,去年11月海昏侯墓首次公开考古成果时,公众通过三维复原图,清楚看到了墓室的立体结构,这得益于现代科技的介入。在调查发掘前期,考古人员大量使用了地球物理探测、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GPS定位、航拍以及三维扫描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信息化,复原出海昏侯国遗址的全景。待发掘工作开始,每个时间节点都会采用三维技术进行扫描测绘,“大范围长时间高精度扫描,既确保最真实留存文物 信息,又快速制图、快速分析,有效支持了对现场遗存的分析判断。”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采用了复原整体布网测绘技术,有利于文物存放 位置的复原。杨军解释,以前考古发掘结束,原来的地表就不存在了。但这次发掘,工作人员在现场布置了9000多个测绘点,哪怕一个陶片也有自己的三维座标,将大大有助于还原未发掘前的地表情况。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介绍,过去考古出土文物送到文物库房统一修复,并做好研究后才能与观众见面,这样大约需要五六年时间。而海昏侯墓考古不仅在关键节点进行多次电视直播,媒体持续跟踪报道考古进展,而且尝试“边发掘边展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出土文物第一时间呈现给公众,这在全国考古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毋庸置疑,随着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研究工作的推进,汉代海昏侯国文明史将愈益清晰,人们在一饱眼福的同时,更加期待历史天空下那一抹抹炫曜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