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义雷
“不管跟哪个领导出去,企业名单在主桌上,领导名字在副桌上。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在中关村,企业是主体。”在和中关村管委会到外地考察对接项目时,数码大方总裁雷毅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
其实,雷毅的故事只是北京创新治理体系的一个缩影。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不少众创空间的创始人、关注科技企业的投资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为了更好地为创新创业服务,北京正在构建适于众创空间发展的政府、市场、社会联合治理的“创新共治”新格局。
政府引导:变“端菜”为“企业点菜”
中关村创业大街,这条不足200米的街上,布满了众创空间。这里成为我国新一代孵化器的集聚地。
支持众创空间,鼓励创新创业,政府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政府部门要支持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中介结构、社会组织发展;不是政府端菜,而是企业点菜。”中关村管委会研究室副主任赵维久说。
2015年5月7日,中关村创业大街创业会客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了政策窗口、知识产权窗口、社保窗口、法律窗口。这里正是政府支持市场化服务机构根据企业需求设置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我们在法律窗口。这里贴了22项法律咨询项目,前期全是免费的。”龙佑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高玲说。
“创业需要什么,就应该配置什么。”创业大街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姚宏波说,“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我们和北京市科委合作。我们可以通过专业化水平进行筛选,然后把适合的企业推荐给科委。希望更多部门开放资源,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帮助科技小微企业创业了。”
市场主导:民营“卖梦师”帮成千上万创业者圆梦
“我们是一群卖梦师。”天使汇CEO兰宁羽说,“很多人都有一个创业梦。但怎样才能成功,不少创业者并不了解。我们这些众创空间,就要帮助创业者,说服投资人,把创业梦卖出去,让想法和创意真正变成产品。”
在北京,天使汇、3W咖啡、飞马旅、36氪,一批民营的众创空间正在崛起。“我们要不断提升水平,在新一代创业者中孵化出下一个马云、马化腾、柳传志。”联想之星副总经理周自强说。
2015年7月至10月,北京市科委组织开展了一项关于众创空间的调研,涉及众创空间67家、众创空间内创业企业和团队332家。结果显示,众创空间创办主体为民营机构的占85.7%。
10月19日,在“双创周”主会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兰宁羽、刘成城、马德龙三位“80后”众创空间的CEO,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起,启动了我国首个全要素创新创业融合云服务平台。当天下午,3位CEO开启了一项名为“创业三棱镜计划”的合作。在兰宁羽看来,“让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实现梦想,就是我们这群卖梦师的最大梦想”。
社会参与:让创客在“台风口”找到核心竞争力
“站在时代的‘台风口’上,必须从行业角度思考问题。”北京众创空间联盟理事长秦君说,“众创空间要注重自身能力的修炼。”
为了让创客在“台风口”找到核心竞争力,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联想之星、极地国际创新中心、3W咖啡等54家众创空间、投融资机构、高科技企业等联合发起成立了北京众创空间联盟。
纵向打通优质服务资源,横向打通创新创业全链条。近日,“京东互联—融创空间”互联网+体验中心落成。京东互联、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众创空间联盟三方代表签约,达成推进北京众创空间“互联网+”解决方案的框架协议。
“依托北京众创空间联盟的网络化服务节点进行辐射推广,可为北京小微企业跨越成长障碍、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日报北京1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