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5日 星期五
五大名窑,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文·本报记者 付丽丽 游雪晴

    ■将新闻进行到底

    最近,考古人员公布了“南海一号”最新的发掘成果,专家推测其年代属于南宋中晚期,在出土的1.4万余件套文物中瓷器最多。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特别是以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为代表的宋代五大名窑,对后世瓷窑产生了深远影响,历来为古陶瓷研究者关注。

    长久以来,关于五大名窑也存在很多争议。例如,钧窑的年代之争、哥窑与官窑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汝窑冰裂纹如何形成等问题,大家都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前不久,在故宫博物院召开的宋代五大名窑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并运用科技的手段撩开了宋瓷的神秘面纱。

    ——谜团一——

    钧窑姓“宋”还是姓“明”?

    近几年来,“汝、官、哥、钧、定”是宋代五大名窑的说法受到了不少挑战,其中的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关于钧窑的生产年代问题。

    据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介绍,由冯先铭、安志敏、安金槐、朱伯谦、汪庆正等5位全国顶级专家领衔完成的《中国陶瓷史》,是反映国内古陶瓷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其中关于钧瓷烧制年代的论述称,上世纪60年代初期,故宫博物院两次派人去禹县与临汝县钧窑窑址进行调查,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在发表的报告中,认为钧窑始烧于北宋。他们认为窑址所发现的标本具有典型的宋代特征,这也是当时古陶瓷学术界对钧窑瓷器烧制年代的主流观点。

    但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便有学者对宋代五大名窑之说中的钧窑年代提出了质疑,认为应是金代时期的产物。否定钧窑为宋代的依据之一是——钧窑的窑址所在地禹州从夏朝起始一直到北宋,都并不称为“钧”,“金朝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置颍顺州,二十四年改称钧州”,也就是说,钧窑被冠以“钧”,是从金代开始的,那它怎么可能从宋代就有了呢?所以钧窑不姓“宋”。其后不断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钧窑的烧制年代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金代说、元代说、元末明初说等不同的学术观点。

    “近十几年来,国内多方面学者通过对考古资料和传世官钧窑的分析对比后,提出了钧窑陈设器烧制于明代初期的观点。而且目前持这种观点的专家队伍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苗建民说。

    为弄清此问题,苗建民和他的团队采用热释光年代测定技术对钧窑遗址1974年发掘地点(梨园地钧瓷窑遗址)和2004年发掘地点(禹州制药厂)出土的钧瓷残片标本进行了测定。利用这种方法,团队成员发现这两个地方的钧瓷残片年代高度吻合,分别距今820年和815年,属于南宋时期。

    “不容否认,任何测定方法都是有误差的,此项工作中热释光方法的精确度误差可以达到10%的水平,即误差为±80年。两个遗址出土钧瓷的年代处于公元1115年至1275年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不支持钧窑是明代的观点。”苗建民说。

    ——谜团二——

    汝窑冰裂纹是怎样“炼”成的?

    “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件;钧窑十件,不如汝窑一片”,汝窑之珍贵可见一斑。“而汝窑中的冰裂纹瓷更是尤为珍贵。”苗建民说,明代《长物志》中有,汝窑纹取冰裂、鳝血、铁足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最下。一般认为纹片装饰是汝窑的一项技术上的开创,对官窑及哥窑等青瓷的纹片有很大影响。

    开片纹是由于胎、釉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烧造过程中的降温阶段或出窑后不断形成的一种釉表面的龟裂现象。而冰裂纹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得名。

    那么如此珍贵的汝窑冰裂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苗建民和团队成员以河南省宝丰清凉寺宋代汝窑遗址所出土的宋代汝官窑成熟期样品为研究对象,选取釉面具有开片的样品,通过科技方法,对比研究具有冰裂纹与直裂纹的瓷片的化学组成、热膨胀系数、显微结构及釉层厚度等差异,以期揭秘纹片釉尤其是冰裂纹釉形成的科技因素。

    结果发现,根据釉的化学组成计算得出的釉的热膨胀系数表明,随着釉的膨胀系数依次增大,冰裂纹呈发展趋势,由于胎的原料及烧成制度差别不大,在此情况下,冰裂纹样品的胎、釉热膨胀系数的差值较直裂纹样品要大,这说明冰裂纹是在胎、釉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差值即胎釉热膨胀系数匹配度差的情况下发生的。

    此外,从显微结构看,直裂纹样品具有更好的胎釉结合层,这是釉料渗入胎体孔隙中形成的,中间层的存在使得釉层到坯体之间形成完美过渡,使两者紧密结合;而冰裂纹样品在胎釉界面上生成了一层薄的晶体层,造成胎釉之间结合力变弱。

    “从釉层厚度看,宋代汝官窑冰裂纹釉的釉层厚度大约在500—600微米之间,太厚或太薄的釉层都不利于生成冰裂纹。由此可见,冰裂纹釉的形成是胎釉匹配、釉层厚度、温度控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苗建民说。

    ——谜团三——

    “官哥不分”哥窑真的存在吗?

    五大名窑中,宋代官窑和哥窑的一些器物都有“紫口铁足”与开片。所谓“紫口铁足”是由于胎骨含铁量很高,烧制时还原作用令有一层薄釉的口沿部分呈现灰黑泛紫的胎色,即“紫口”;而足部无釉处则呈现出铁红色,即“铁足”。

    由于两者特征十分相似,从明代开始,收藏界就流传着“官哥不分”的说法。随着宋代定窑、钧窑和汝窑窑址相继在河北曲阳、河南禹县、河南宝丰得到确定,宋代官窑中的南宋官窑也已经在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露出真容,但是哥窑的地点,学界几经争论未有确定。加之吴语区“官”“哥”发音类似的特点,学界更有人径直否定哥窑的存在。

    然而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龙泉市发现数量丰富的黑胎青瓷标本。这批出土标本均符合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哥窑”特征:黑胎、紫口铁足、胎骨厚薄不一;青色釉,深浅不一,开片呈浅白断纹。经国内多位权威专家认定,这里就是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哥窑”,定称“龙泉哥窑”。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研究员段鸿莺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热膨胀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龙泉瓦窑垟和瓦窑路窑址出土的黑胎哥窑青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龙泉哥窑是指某一外观类型的青瓷,窑址不止一处;从原料及烧制工艺上看,这些窑址的生产年代略有早晚之差,它们之间既有技术交流,又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段鸿莺认为,龙泉哥窑的发展脉络并非一条线,而是一种多元化技术的发展。与杭州老虎洞官窑进行对比,发现两窑瓷器在外观、烧制温度、釉化学组成、结构及施釉工艺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

    “从原料及工艺上看,很难说龙泉哥窑和杭州官窑谁借鉴了谁,只能说二者既有独立性,又有相互间的交流。至于黑胎瓷器产生的原因,我觉得这与当时社会审美的趋势有关,当时人们更加青睐古朴大方、没有装饰,质感如玉的器物。”段鸿莺说。

    ■相关链接 

    “传世哥窑”与“龙泉哥窑”

    “龙泉哥窑”虽然已经定名,但关于哥窑仍有未解之谜。因为龙泉哥窑出土的黑胎青瓷,与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等收藏的“传世哥窑”并不相符。

    专家指出,“传世哥窑”釉面“润泽如酥”,呈灰青、粉青、米黄和油灰等色,而“龙泉哥窑”完全是黑胎薄釉,釉色是粉青和灰青两种。而且“传世哥窑”是“金丝铁线”,大开片纹铁黑色,小开片纹土黄色,而“龙泉哥窑”的开片是白色纹路的冰裂纹,有点像哈密瓜的表皮。因此专家明确将“传世哥窑”与“龙泉哥窑”两者区分,并将后者确定为符合历史文献记载的“哥窑”,而前者则留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