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发现的金册 |
■第二看台
近日,在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的一批珍贵文物正式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除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这些文物中最为珍贵的是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金封册,该册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个字,这些文物的发现也揭开了张献忠宝藏下落的谜团。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末年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与李自成齐名。张献忠是陕西延安人,崇祯三年(1630年)在米脂参加农民起义,号称“八大王”。
1643年后,张献忠占据武昌、长沙,控制湖南全省、湖北南部等地区。1644年,张献忠攻破四川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但张献忠在成都立足不久,就与南进的清军展开恶战。1646年,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凤凰山与清军战斗时被箭射死,他所拥有的巨额财宝也不知去向。关于张献忠宝藏的下落一直是一个谜。关于他的藏宝之地,后世有很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张献忠曾在流经成都的锦江中筑起高堤,在堤坝下游的泥沙中挖了个数丈深的大坑,将所抢来的数以万计的宝藏埋在坑中,后因决堤放水,淹没宝藏。至今在成都仍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据说,与歌谣配对的,还有一张“藏宝图”,图上标有张献忠金银宝藏的具体位置,并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记。民国曾有人根据这张藏宝图在锦江中打捞挖掘,捞上的只有一些小铜钱,不见金银踪影。
第二种说法认为,张献忠将宝藏藏于青城山上。原因为孙可望曾奉张献忠之命率领数百名石匠在青峰山(青城山支脉)采石,却鲜见有人运石出山或在山中修路以及建筑物。这种行为不免让人心生联想,张献忠可能以采石为掩护,在青城山上秘密修建藏宝工事。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张献忠的宝藏在四川彭山县的江口古镇江道中。这个位于武阳江、锦江与岷江交汇处的古镇,水路运输十分便利,曾为商旅云集之地,船桅林立。据《彭山县志》载:“顺治三年四月,明参将杨展占领嘉定(今乐山市中区)后,沿江而上攻占彭山。秋,张献忠部与杨展决战于江口镇,张部战船被焚,沉没过半,伤亡惨重,败回成都。”人们猜测许多满载金银的木船由此沉没于岷江。
2005年和2011年,在岷江河道建设过程中,彭山县江口地区两次出土大量文物,文物出水地点与文献记载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一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文物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天文表示,当时发掘的银锭,其纯度在90%以上。在这些银锭的内壁显示有地域、工匠名字、时间等信息,并且“银锭上面显示的信息跟张献忠行军的路线十分吻合”。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季等全国考古泰斗齐聚彭山,在实地察看、参观出土文物后,10余名专家共同签字,形成《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专家意见书》(简称《意见书》)。
《意见书》基本确定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即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分布面积100万平方米。
张献忠大西军是影响明末清初历史走向的一支重要力量。从已出水的“江口沉银”实物来看,涉及了明末清初广阔的社会层面。“沉银”面目的揭开,有助于了解张献忠的行军路线、征饷方式与地方官府的关系,并且对侧面反映明末的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和经济制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江口沉银遗址”已发生多次盗掘。专家呼吁,当前应进一步加强遗址的保护和管理,严禁采砂,打击盗掘。各级文物部门应高度重视,尽快立项,组织人力、筹集经费进行水下考古发掘。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