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月8日电 (记者瞿剑)中国石油“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8日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曾因油气藏“三低”(低压、低渗、低丰度)的先天缺陷,被世界知名公司判定为无法经济有效开发的边际油气田。
中国石油统筹国内3000多人参与的产、学、研、用团队,历经6年攻关,创新了一系列特低渗-致密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开发主体技术,使以往难以发现和无法动用的油气资源得到“解放”,把长庆油田从过去一个不起眼的边际油田建成国内第一大油田:年产油气当量从2007年的2000万吨提升到2013年突破5000万吨,建成“西部大庆”,并在此高点上持续稳产,2015年达到5480万吨,占全国油气总产量的近1/6。
在勘探领域,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突破了黄土塬、沙漠找油禁区,掌握了寻找大型油气藏的方法和手段。2008年以来,累计新增石油探明储量24.54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4.85万亿立方米,超过了前37年的总和。
在开发领域,鄂尔多斯盆地的“三低”属于超低渗透,油气藏在像“磨刀石”一样的致密岩石中,其勘探开发是世界级难题;关键在于水平井、压裂、注水等一系列主体技术的突破。仅在油田注水方面,由过去的超前注水,发展到温和注水、分层注水、精细注水,让油层获得平稳充足的压力,解决了储层低压问题。针对储层低渗透实施的压裂,从直井、定向井,延伸到水平井分段压裂、水力喷射压裂和“体积压裂”,在油气层中开辟出尽可能多的缝隙,让地下油、气渗流通道由“羊肠小道”变成“高速公路”。为改变油气藏低丰度造成的低产现实,致力于水平井技术攻关,引导井眼轨迹横穿储层较直井增加数十倍,油井单井日产油从2吨上升到6-8吨,气田单井产气量较直井增加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