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陪“蛟龙”出海
文·本报记者 高 博
图②“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下潜人员唐嘉陵、李宝钢将科技日报石碑带入“蛟龙”舱内合影留念。

潜航员 杨波摄

③“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本报记者付毅飞搭乘“蛙人”小艇,近距离记录“蛟龙”回收过程。

    蛟龙

    “蛟龙”,中国第一艘载人深海工作器。本报三名记者三次随“蛟龙”探海,十年研发和四年海试的艰苦过程中,科技日报的新闻报道与“蛟龙”一路相伴。

    见过火箭上天,潜艇入海。火箭上天不过半分钟,跟“蛟龙”号出海可待了一个多月。

    我的同事陈瑜在7000米海试的时候曾去西太平洋全程跟踪,也带回了许多“蛟龙”号的纪念品,包括被深海压成侏儒的塑料杯。我和同事付毅飞也曾先后跟随“蛟龙”号赴2013年夏天的应用性航程,跟科技人员配合良好,在向阳红号上收获了友谊。

    记得那次航程,几名科学家各自进入“蛟龙”体验了深潜。我跟科学家住在一间小宿舍,也见识了海上科学家的日常生活。

    我随身带了一个麻将盒儿大小的卫星电话。“向9”后甲板的控制室顶上,是我的日常办公地,因为那里既有信号又能接电源。我在那里抱着麻将盒儿旋转,直到它一音儿高过一音儿地滴滴响,我就接上网线,从西太平洋上发回“蛟龙”的讯息。

    未来我国的深潜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科技日报的目光将随他们一次次穿越深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