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铁甲流金。转隶总装的17年间,装甲兵工程学院在总装党委首长坚强领导下,不断创新办学育人理念,坚持贴近实战、贴近部队、贴近装备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天的装甲兵工程学院,人才荟萃,成果丰硕,是全军16所学历教育院校之一、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全军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学院办学育人的质量规模是历史最好时期。
高举旗帜铸军魂
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幕开启之际,该院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为全院官兵提供了一个在新形势下系统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平台。这是该院高举旗帜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又一创新之举。
紧跟时代发展弘扬红色主旋律,该院创新方法手段占领并拓展铸魂育人主阵地,巩固发展以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为主线,以“大一奠基、大二培基、大三固基、大四强基”为路径的“一线四基”德育模式,探索构建体系化设计、目标化培育、工程化管理、阶梯化推进的育人机制,官兵思想素质在综合培育中升华,先后推出了徐滨士、臧克茂、王志功、胡卫、满开宏等在全军、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学员连续多年100%服从分配、100%志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
铁甲文化润兵心。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文化强校、文化育人战略,打造并发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兵种院校特色的“铁甲文化”。同时,该院还注重文化硬件建设,修建了富有铁甲文化内涵的“一馆、两墙、三园、六路”特色文化景观,使学员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
场馆林立,设施完全……该院党委着力解决官兵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官兵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此外,该院还建成4个干部住宅小区和1个院本部士官公寓,解决了官兵们的后顾之忧。
深化转型育精兵
本领强不强,战场比锋芒。去年全军陆军学历教育院校学员军事技能大比武,该院44名参赛队员与多所院校176名“训练尖子”同台竞技,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终获学院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长途拉练、实弹射击、装备保障综合演练……近年来,该院主动适应新军事变革潮流,扎实推进育人模式、教学模式和育人环境等“三个转型”,严格落实基础训练常态化、驻训演习正规化、比武考核制度化,不断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
如何使“出炉”的“产品”经得起部队实践和未来战场的检验,是该院党委始终关注的问题。每年夏天,该院都邀请来自总部和军区机关、国防大学、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及兄弟任职院校代表,就如何围绕实战搞教学,如何解决军校学员“水土不服”等问题,进行经验交流、思想碰撞,共同为该院人才培养建言献策、问计“把脉”。
该院还注重遂行大型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来锤炼学员,提高其综合素质。九三阅兵期间,该院600名参阅合唱官兵用赤胆忠诚书写使命担当,用一流演唱和用过硬作风向国人展示军队,向世界展示中国。此前,学子们圆满完成了2008年奥运安保、2009年国庆安检的光荣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了缩短学员的成才周期,实现“从校门到营门”的无缝对接,3年前,该院在全军院校中率先实行模拟学员连制度,通过真实模拟部队基层连队让学员了解部队、熟悉部队。他们还连续多年选调作战部队优秀基层干部到学员营任职,帮助学员打牢素质基础,掌握带兵之道。
科技强军勇担当
军因教而强,校因师而名。17年来,该院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质的飞跃,臧克茂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00余人次被国家和军队表彰为优秀科技工作者、模范教师等。
一大批晓于实战的名师也为该院信息化人才培养抢占了先机。他们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军委总部规划计划制定、大纲教范编修、军事斗争准备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等提供决策咨询,为军区部队人才培训、装备建设、装备保障、重大演习演练等提供技术服务。“十二五”期间,该院先后承担了“高新工程”和集团军信息系统综合集成装备培训任务,探索创建了“先期—接装—系统”等三段式信息化装备培训新模式,构建了全系统、全要素的信息化培训环境,年承担国防973、探索一代、自然基金、装备预研、军内科研、技术基础等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3项、军队科学技术一等奖49项,累计为部队培训各类信息化建设骨干5万余人。
“基于物联网的应急指挥沙盘具有最重要的两项优化功能……”这是在第五届国际微纳米应用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该院学员彭斯敢向专家评委阐述作品创意的场景。
此次大赛取得的成绩只是该学院学员参加国内国际重大赛事屡获佳绩的一个缩影。近3年来,该院学员在国内外大型赛事中获得千余枚奖牌。
各大赛事摘金夺银源于该院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他们连续13年举办科技文化节,创建了38个学员俱乐部,搭建了作为中国首家军校接轨国际创客空间——“创客堂”,不断提高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他们还充分利用理工科传统优势,按照“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的思路,先后举办了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信息化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员科学的思维品质和严谨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