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刘永兵:“土地郎中”的沃土梦
文·本报记者 刘 莉

    会议室里刘永兵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等待着我们的采访,约了好几个月,终于在北京见到了这位“土地郎中”。脸色黝黑粗糙,一看这就是个经常和土地打交道的人,“我的工作真是很农民,很农民,跟包工头一样。”这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得多的年轻博士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刘永兵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北京北科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从2007年北师大博士毕业起,他利用自己农业土壤的专业知识和单位的研究优势结合,在农业土壤修复改良上大显身手,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挺有意思,土坷垃里有大学问”,不断创新收获的同时,也给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兄弟带来希望,这是在农村长大的他最愿意看到的。

    海南省是我国冬季蔬菜的主要基地,作为当地农业发展主战场的海口南渡江下游局部地区却存在耕地耕作层浅薄的问题,土壤质地多为重石质沙土至重石质壤土。要向石质土地要收获,就必须进行土壤改造。可是,改造的“土”从哪里来?与此同时,此地正在进行河道底泥疏浚工程, 4条河沟的底泥无处安放。

    两个问题能否结合成一个问题来考虑?当地人带着这一想法找到了刘永兵。从2011年底开始,他便把自己的工作地点从北京的实验室搬到了海口南渡江的农田里。

    刘永兵和同事们首先对4条河沟的底泥进行系统的取样调查与评价分析,摸清底泥的“家底”。制作软件系统,绘制了南渡江底泥土地利用评价图。课题组将约半吨底泥样品托运回北京,开展大量室内模拟种植试验。开发了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兼具底泥金属稳定化与肥力提升的生态改良材料及配方,做到精细化治理,实现“环保土地整治”。经过大量的试验验证,他们提出了底泥和河沙用量最佳配置模式,然后将治理后的底泥回填至大田。

    那几年刘永兵经常戴着草帽满身泥土的在地里忙活,被当地农民叫做“土地郎中”。“我去那里就是干活的,底泥改良土壤后,要交给农民种菜的。”刘永兵说,“我自己假如都种不好,怎么敢交给村民种?怎么敢在整治区和更大范围内推广?”对照附近大田里菜农种植的空心菜等蔬菜,刘永兵种植了几茬蔬菜。刘永兵介绍,他们种的四种蔬菜(长豆角、苦瓜、圆椒、空心菜),从连续试验监测数据来看,底泥制耕作层土壤对蔬菜的增产、丰产效果显著。

    以空心菜为例,底泥制耕作层土壤可增产约15%—20%,具有叶宽、长及颜色深绿等特点;改良后底泥蔬菜金属含量,可以达到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底泥制耕作层土壤的肥力水平有较大的提升,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

    一块沙石地就这样变成了良田。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还申请发明专利7件、授权软件6套。刘永兵介绍说,河塘底泥应用技术的适应性条件广泛。首先应用在土地整治缺少耕作层地区;其次是生态改良技术成本较低,对土壤重金属具有长期稳定性,适合底泥资源比较丰富的土地整治区域。而底泥利用专项技术研究成果,也受到海口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土地整治办和市国土局对该项目重点跟踪。专家认为,该成果国内首次提出了底泥质耕作层土壤构建的方法,拓展了土地整治工程中耕作层资源的范畴,技术可操作性强,底泥应用属于国内土地整治工程中的首创,也为土地整理“海口模式”增添了亮色。

    刚满40岁的刘永兵出生在山西的黄土高原,直到上高中才到县城,对土地的感情从小埋在心里。刚到北科院工作他和所里的同事一起做永定河的土壤改造。后来结合自己的农业土壤专业,他开始关注河流底泥在农田中的使用。“他所在的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在工业土壤修复方面有很扎实的基础,再加上我的农田土壤专业,多学科交叉就可以在农田土壤的修复中做些工作。”刘永兵说。

    目前,我国对农田污染土壤的修复十分重视,市场有需求,研究有积淀,刘永兵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找到更多的用武之地。下一步,他们的课题组将进行海口市市区河流底泥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共有8条河流,课题组将对这些河道的底泥进行取样调查,建立数据库,利用他们的研究对其进行分类利用。今年8月,这项工作已启动。最近,他们又中标河南济源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试点项目。“以前我们在改良土地里种蔬菜,河南的项目中标,我们想试一试在改良土壤上种粮食作物。希望能有更大的工程能够让我们的研究获得检验的机会。”刘永兵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