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动车组安全通过宜万铁路马水河大桥 |
今年12月22日,是宜万铁路五周岁生日。截止到11月底,这条穿越群山,连接川鄂的“新蜀道”的已接送旅客4500多万人次,安全运营1821天。近日,笔者再次踏上西行列车,强烈感受到这条铁路给当地土苗儿女带来的沧桑巨变和美好生活。
从“蜀道难”到“行者无疆”
20多岁的李寸言说自己是一名“幸运儿”。五年前,宜万铁路兴建时,他离开家乡巴东官渡口镇到武汉铁路运输学院上大学;五年后,宜万铁路通车,他又回到家乡,成为宜万铁路建始站的一名铁路职工。说起过去到武汉上学的经历,到现在他还忍不住摇头叹息。
小李告诉我,那时上学到武汉,早上5、6点钟就要起床,先坐1个小时左右的汽车到巴东县城,再从县城坐两个小时的轮船到宜昌,最后从宜昌火车站坐4个多小时的火车才能到武汉,加上途中等车等船、吃饭等时间,至少要花上10个小时的时间和160元左右的路费才能到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大学三年,一到学校放假,小李就害怕。后来,他干脆就不回家了,留在学校搞“勤工俭学”。
而这一切,在宜万铁路开通后便成为“过去式”。现在,从巴东到武汉,经宜万铁路,满打满算3个半小时就到了,路费也只要一百多元。2014年7月1日,宜万铁路开行动车,这更是给3800万土苗儿女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列车开行数量从当初的5对增加到目前的50多对,其中动车占开行列车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到重庆、武汉、成都分别只需3、4、5个小时,当日可直达北上广等全国200多个大中小城市。
市场经济时代的“计划”故事
“春去冬又来,汽车排成排。处处加油站,处处无油卖”。这是五年前恩施州流行的一首打油诗。
据了解,五年前的每年12月到次年2、3月份,恩施州各地加油站前经常会出现各种车辆排队达几公里等候加油(主要为加柴油)的“怪象”。局外人不知所以,而当地人早已无可奈何,习以为常。原来,由于该地区地处武陵山脉,海拔高,且唯一进出境内的公路弯急路陡,每年一到冬季,道路结冰,油罐汽车根本无法安全通行。因此,当地很多生产企业只好自备油罐,并提前给石油部门“说好话”“报计划”,想方设法提前囤点油等到冬天使用。而提前囤油数量有限,还会产生油耗,占用资金,企业苦不堪言。所以,一到冬天,只好安排专人到加油站限量加油或从富裕者手中买高价油。
对这种在市场经济时代被迫行“计划”经济之实的苦衷,原经营一家商品砼企业,现为恩施州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欧阳顺玲可谓感慨万千。如今,欧阳顺玲经营的这家铁路物流企业下辖三条铁路专用线,每三天就有两列铁路油罐重车到达,全年至少有40万吨成品油通过宜万铁路输入,占该地区成品油供应量的70%以上。现在,加油站前的长龙永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企业的“加油”发展和壮大。
科技护航打造平安路
宜万铁路全长377公里,全线途径武陵山脉,喀斯特地形发育显著,遍布岩溶、暗河等不良地质,是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运营管理难度最大的“两难”铁路。
五年来,为宜万铁路运营服务的武汉铁路局车、机、工、电、辆等各铁路系统,始终把科技保安护航作为确保运营安全的重要抓手。
2014年,为配合宜万线开行动车,武汉局又将该调度指挥系统升级为CTC-2,使系统实现了自动排路、调度命令计划下达等功能,安全系数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该段还充分发挥安全指挥中心信息监控平台对宜万线的安全控制作用。现在,指挥中心已能实时监控管内宜万线利川、恩施等五站现场作业面情况,并能切换画面,截图分析,录音录像,随时通话,从源头上控制了列车运行风险。负责宜万线线路维护的荆门桥工段充分运用大数据指导生产,把动检车、轨检车、车载仪、添乘仪检测数据全部导入生产管理系统,对大数据进行集成、整合、筛选,精细分析设备状况、精准处理设备病害。五年来,轨检车巡检优良率始终在95%以上。信号设备是列车运行的“眼睛”。襄阳电务段每周充分利用夜间行车空闲进行“天窗”作业,对计算机联锁、列控等一大批高精尖信号设备进行过筛式标调,保养,确保了宜万铁路始终耳聪目明,反应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