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科技合作见成效 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翻新篇
□ 吴少芳

    为了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东莞制造2025”战略,东莞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搭建创新平台与合作桥梁。通过开展产学研考察对接、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创新联盟、实施“一校一镇”计划等,目前东莞已与国内10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科技合作关系,组建了26家支撑东莞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型研发机构,初步构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新机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搭专线“走出去” 开窗口“引进来”

    最近,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非晶金属等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长明介绍:“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深圳大学在新材料研究方面有20多年的经验,劲胜精密将该技术进行产业化运作,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只是近年来东莞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为解决中小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难题,近年来东莞积极开展了系列“走出去”和“引进来”产学研考察对接活动,积极为广大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对接创造条件。

    据介绍,东莞市政府依托“科技合作专线”,每年分批组织科技企业到全国高校院所集中的城市开展产学研交流考察和项目对接,其中仅近五年就组织产学研考察达50多批次,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200多个。

    另一方面,东莞积极加强与以色列、德国、美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白俄罗斯、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技术交流与合作,全市建设了25个省级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中德精密制造中心、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中英低碳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落户并加快建设。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自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目前已连续举办11届,累计推动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交流合作,促进2000多个科技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有效推动了创新资源在莞集聚。

    27家新型研发机构翻开科技合作新篇章

    随着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为解决产业发展对核心先进技术的旺盛需求与科技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东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技术研发为主线,通过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积极吸引国内著名高校院所来莞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从此翻开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全新篇章。

    截至目前,东莞共有新型研发机构27家,通过与东莞产业和企业深度的对接融合,新型研发机构对东莞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技术提升、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已成为东莞区域创新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新型研发机构依托高校院所在东莞成立了19个国家级重点研发检验分中心,以及11个省级检验站;引进各类人才2569名。特别是,近年来各研发机构成为东莞引进高端创新科研团队的重要载体,吸引了10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以及一批两院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和海内外专家等高层次人才。

    与此同时,东莞正在松山湖高新区建设大学创新城,计划投入28亿元,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的“三大新增长极”之一,建成后可容纳10—15个新型研发机构落户,将成为东莞重大科技资源的集聚地和科技创新高地。

    打造明星企业 推动东莞“二次腾飞”

    面对东莞高校科研院所不多、科研基础条件薄弱、创新型人才缺乏的现状,东莞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形成内生力量,孵化创新企业、服务需求企业、打造明星企业,推动东莞“二次腾飞”。

    据统计,目前东莞各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0多项,引进孵化了近200家科技企业,累计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获得各级科研经费约6亿元。

    在此期间,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得以建成;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等优势传统产业得以蓄力回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破竹之势发展壮大起来。

    其中成立于2007年的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研院”)表现尤为突出。入莞8年来,电研院已持股孵化的高科技企业就有26家。

    在电研院院长陈雷霆看来,从现在到今后一段时间,电研院不仅要为东莞的传统制造业提供转型升级的技术、人才及创新支撑与服务,还要加大对孵化出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支持,打造更多属于东莞的明星企业。

    随着国家“互联网+”的产业政策要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投入资金、人才研发自己的创新产品,快速向“产业孵化”的创新创业平台转型。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冯发进告诉记者,2014年中心成立的中科云智国家级孵化器,现已孵化企业55家,其中已毕业的孵化企业达到17家。

    “一镇一校”助专业镇特色产业优势提升

    东莞拥有30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涵盖了电子、家具、服装、毛织、物流、五金模具、造纸等多个产业,专业镇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东莞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结合专业镇发展实际,近年来东莞积极推动“一镇一校”计划,并出台《东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资助办法》,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的市财政资助,支撑推动专业镇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在多重政策鼓励和指引下,各专业镇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强强联合”,突破了一批产业共性技术、打造了一批技术创新平台、组建了一批产业创新联盟以及建立院士工作站和特派员工作站等,带动各专业镇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升。

    据了解,目前东莞已组建专业镇创新平台12家,如横沥镇协同组建的东莞市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虎门镇协同组建的虎门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由各专业镇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引进整合多方技术资源建设而成。依托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目前已建成广东省数字化制造装备、卫星导航、云计算、五金模具、玩具、家具等10个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突破了一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

    在此期间,专业镇涌现了大朗毛织、厚街鞋业、虎门服装等一大批专业镇区域品牌,有效提升了专业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发展科技含量,其中大朗镇被列为广东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三个试点单位之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