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北京市80%以上农产品供应的新发地批发市场,是首都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如今,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政策指引下,龙头老大也面临“外扩内升”的改造需求。“外扩”,指的是在河北高碑店筹建分市场;“内升”,则是就地将北京本部市场改造为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举措。日前,记者跟随北京市委宣传部采访组来到新发地,切身感受这变革中的首都菜篮子是如何实现“系统升级”、战略发展的。
高碑店分市场:为首都纾困解压
“像香蕉这样的水果,从产地摘下来全是青色的,要五到七天才能放熟上市销售。咱们以前都是把生蕉放在新发地仓库待熟,这就很占地方,现在全转移到了高碑店,熟蕉才卖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月琳向记者介绍道。不仅是香蕉这样需要二次加工、储存的农产品,还有很多品类的蔬菜水果都在高碑店得到了“暂住证”,比如非常耐储存的土豆、洋葱等。此外,新发地还在尝试净菜直接供应北京各大食堂、饭店的模式。在高碑店分市场先进行初级农产品的整理和浅加工,确保洗干净的蔬菜进京,减少城市厨余垃圾。
作为新发地本部的供应基地,高碑店分市场可是解了首都的大忧。它将根据首都的实际需求量将农产品发往本部,既节约用地和运输成本,也能防止首都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增强本部的调控功能,全力保障北京人的吃菜问题。通过高碑店腾挪疏解出的空间,北京本部将建造农产品应急储备仓库,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宝贵的土地用于应急物资储备系统的建设上。目前,首批300余商户已签约落户高碑店,新发地本部将继续加快外迁仓储物流功能,预计年底前将带动4000多商户落户。
北京本部:就地改造,探索农产品交易无限可能
“瘦身减压”之后的新发地本部市场,“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从前分散式的露天摊位交易市场,如今通过合理的规划正逐步转移至室内立体交易中心。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总经理顾兆学对记者说:“我们统一建造了地下两层、地上三层的销售大厅。一层出售快销的西瓜、葡萄等;二楼售卖慢销的冬瓜、萝卜等;三层做成办公场所,吸引电商入驻,通过‘互联网+’开启生鲜售卖新模式”,而地下的一层和二层,则分别做成停车场和冷库,进货卡车直接将货品送入地下而不必拥堵在地上的车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商户在风吹日晒的户外摆摊卖菜的景象将不复存在,新发地市场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节约用地、改善环境的同时,新发地也在探索农产品传统销售模式的革新之路。步入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巨大的农产品现货挂牌交易系统的显示屏。每一单挂在这个系统平台上的交易,其商家名称、买卖状态、品种名称、单价、交易地等等,都一览无余地滚动显示在大屏幕上。
“我们目前正在运行的是B2B营销模式,也即从商户到商户,为他们搭建电子商务交易的大平台”,新发地生鲜网CEO徐鹏介绍。新发地B2B平台整合了三方面资源:一是全国生产、种植基地的上游资源,比如一些农业合作社、以及一些以产地为主导的企业等,他们通过信息化手段在该平台预发布一些产地的信息,包括产品规格、大小、来年种植计划等;第二是整合进驻新发地一些优秀的商户,像一些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等,他们通过这个平台与上下游进行联系,完成中间批发交易的环节,而平台则起到为商户拓宽销售渠道的作用;第三是整合了北京一些终端的采购单位,比如单位食堂、小型餐厅等,他们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找货和采购,并发布求购信息。这样,卖家既能在平台的帮助下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买家也认可新发地的品牌效应,相信在这里集聚的商家能够为他们提供满意的货源。不仅有比较成熟的B2B营销模式,新发地还在探索B2C“商对客”的电商交易模式。通过自营生鲜网、手机APP、抑或挂靠第三方电商交易平台等“互联网+”新渠道,直接与百姓对接,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买到来自新发地的优质农产品。
线上线下齐开动,“卖菜”也能很精彩。“内升外扩”后的新发地市场,将以更为科学高效的农产品交易模式和现代化的交易环境,造福首都市民,惠及河北农民,加快京津冀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