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中信重工开拓大型支承辊生产及修复新市场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杨朝晖)“中信重工超强的生产能力和一流服务,尤其是支承辊修复新技术,成功开拓了一条可靠、经济的大型支承辊修复工艺路线,大大降低了修复费用和备件费用。”11月20日,汉冶特钢总工程师陆岳璋道出了参加大型支承辊生产及修复新技术交流的20余家企业、院所的技术专家的共同感受。

    据了解,大型支承辊是钢铁企业宽厚板轧机的核心部件,作为重型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中信重工着眼于高端重型装备市场开拓的发展战略,于2013年进军大型支承辊市场。依托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为核心的高端制造平台,以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检测手段为支撑,以技术专家团队和工人创客团队做保障,采用国际一流的纯净钢冶炼技术和最优化的冶炼、铸锭工艺流程,先进的中心压实技术和高效的成形技术,卓有成效的晶粒细化和差温喷淬热处理技术,形成了一套先进完整的支承辊制造工艺体系,使支承辊生产取得突破性成果,极大提升了国产支承辊的制造工艺水平。

    目前已能成功生产Cr3、Cr4、Cr5系列支承辊,年产20余支3500毫米以上支承辊成品。

    记者了解到,支承辊作为轧制过程的核心部件,极易产生磨损、裂纹、断裂、剥落、压痕等各种损伤,必须定期进行磨削等处理。但当辊径减小到极限尺寸后,便无法继续使用,有的支承辊因局部剥落失去少量工作层而失效,如果直接报废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使用户辊耗居高不下,成本上升。因此,废旧支承辊的修复利用一直是困扰钢铁企业的“大难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现实,中信重工在大力拓展大型支承辊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大型废旧支承辊修复利用市场。依托现代化的装备平台,采用恒温多丝复合堆焊、二次热处理及加工重磨等技术,中信重工成功开发出从诊断、修复、过程控制、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失效分析的全流程大型支承辊堆焊修复再制造新技术,对端剥落失效、疲劳失效等多种形式失效的支承辊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极大提高了支承辊修复效率和使用寿命,可达到或者超过新辊使用寿命,从而实现了废旧支承辊的修复利用。

    2015年,中信重工承接修复的汉冶特钢3800毫米轧机大型支承辊,直径2200毫米、总长约9.5米,重达154吨,修复厚度最深处达300毫米,是目前国内进行堆焊修复的最大冶金轧辊。据汉冶特钢负责人介绍,修复的支承辊使用至今已有59天,累计过钢量178625吨,展示出了可靠的坚韧性、良好的耐磨性能和表面抗疲劳磨损性能。

    近年来,围绕“核心制造”,中信重工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平台和高端重型装备制造工艺体系,在冶金领域,围绕工艺主线研制开发了包括破磨、球团烧结、冶炼、轧制等成套技术装备,同时具备矿(钢)渣粉磨系统和大型活性石灰EPC工程总包能力。中信重工已成为集实验、选型、设计、制造、工厂试车、现场安装、达标达产、成套及备件供货、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一体,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冶金产业全流程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商。

    凭借“核心制造+变频传动+智能控制+成套服务”的综合竞争优势,中信重工不断丰富冶金全流程服务的内涵,树立了中信重工全流程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商的品牌形象,并对冶金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悉,研讨会上,中信重工与汉冶特钢、营口京华、兴澄特钢和舞阳钢铁四家公司签订了大型支承辊合作协议,并授予与中信重工有长期合作的汉冶特钢、中冶京城大型支承辊应用“金牌客户”荣誉称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