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小楠 肖建喜)第四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在日前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中医药教育专家围绕“国际中医药教育标准化与协同发展”主题,对中医药人才教育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入交流。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医药国际化有赖于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有赖于建立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院校,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认可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到中国接受中医药教育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处于各学科的前列。中医药教育既要有现代教育理念,又要吸收传统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精华,中医药教育必须在尊重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的探索中,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建设,创新教育与教学方法,让中医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世界各国民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介绍了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教育发展概况以及国际中医药教材建设情况。他认为,目前世界有中医药教学机构700多个,但是中医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学质量水平差距很大,影响了中医药国际化教育的发展,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体系迫在眉睫。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许能贵教授介绍了“医教协同”对促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强调中医教育要敢于创新,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在管理体制上,学校采取“院院合一、教医研一体”的模式,让经典回归临床;经典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贯彻人才培养,建立了一批凸显中医药经典和临床结合的特色教材。并且,学校以奖学金等多种形式对留学生在校学习中医表示鼓励,留学生数目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居于首位,留学生每年奖学金总额达350万。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华南针灸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据介绍,该中心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总投资近5000万元,是2014年新成立的针灸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是针灸临床效应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其前身为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首个可开展灵长类动物急性麻醉状态和慢性清醒状态的针灸电生理研究的技术平台。中心以电生理学实验平台为主体,涵括了中医针灸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影像学等领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用于开展针灸研究的神经生物学的技术平台。据了解,未来,中心将深入探讨针灸医学的科学机制,通过临床研究收集相关临床数据,通过大数据来进行科研,并将科研成果进一步用到临床,做到科研临床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