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常州大学的文科突围之路
文·通讯员 包海霞 本报记者 丁秀玉

■第二看台

    11月20日,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落下帷幕。常州大学最终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中,该校首次进入“挑战杯”国赛的文科参赛作品《“海归创客”:中国创新驱动的一支可贵力量——基于常州市6个留创园158家企业的调查研究》在夺得江苏省特等奖的基础上荣获一等奖。同时,常州大学近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作为新兴的文科发展体,近年来常州大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保持数量平稳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质的突破,这表明该校文科建设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常州大学是一个以石油化工、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科专业见长的高校,为何下如此大力气建设文科?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表示:发展文科是学校实现从单科型学院向多科性大学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是常州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常州大学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的内在需要。

    面对困难,常州大学在创新体制机制上进行突围。

    2010年以来,常州大学先后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导小组、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处、校社科联等,健全了文科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加强了对文科发展的整体规划、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学校还成立了体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服务业研究院等,完成对史良法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等学院的体制改革,配齐配全了文科学院领导班子。在大力发展内生型研究机构的同时,该校还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国学研究院、历史文化研究所等10余家研究机构,以及国家和江苏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5家省级研究平台。此外,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创业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验中心先后落户该校。

    该校先后出台了文科发展计划、文科人才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文科学术交流基金管理办法、文科青年英才培育工程等文件;新增了金融工程、财务管理、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休闲体育、西班牙语、汉语言文学等文科专业,其中,会计学专业跻身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标志着该校文科专业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该校还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项目管理)和艺术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近年来,常州大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现有人才的培育力度,每年投入100余万元,选派青年教师到境外研修学习。自2011年至今,共选派152人参加境外研修。此外,该校还大胆实施“低职高聘”制度,在不打破绩效工资体系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由学校自主调控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鼓励一部分想干事并且能干成事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截至2015年6月底,该校文科专任教师总数为310人,其中:现有全国政协委员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9人,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1人,第四批全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1人。人才的集聚和引领,有力地助推了常州大学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近五年来,常州大学相继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委托项目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商学院史杨焱博士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IJPE)上发表。以该校学者为主体编撰的常州文化研究的第一部区域断代专史——《清代常州文化简史》,得到了著名学者葛剑雄的认可与赞赏。此外,《常见财产犯罪及防范》成为该校第一门全面完成并正式上线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文科学生的1项成果获第十四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这些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常州大学副校长芮国强介绍,“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遵循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内涵发展的四大方略,坚持“面向社会、突出创新、交叉见长、特色取胜”的发展理念,构建以“学术方向、学术体制、学科建设、研究平台、人才队伍”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战略框架,建设有影响力、有显示度、有贡献度的文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