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偶尔发生的失误,这并不是一场足够抓人眼球的比赛。
车辆以每小时五十公里以下的速度,在封闭道路前进。举办城市江苏常熟为了这场比赛,在15日当天封闭了多条道路。
但仔细看你会发现,车辆的驾驶座上没有人。方向盘自行转动,所有的转弯、加速、减速、停车、起步,都由车辆自己完成。智能车靠着车身上的雷达、摄像头和感应器,识别出周围道路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来自12所高校、科研院所的20支队伍参与了这场有关汽车智能性的PK。
并非完美的智能车
“车要来了,你们让一让!”比赛路段8号考核点,考点是“左转让直行”。两辆障碍车提前停在路口,对向开来的智能车需要能判断出障碍车的存在,停车等待。等车辆开走后,再进行左转。
而这个考核在裁判看来,“还是很危险的”。之前,就有一辆参赛车出现失误,直接撞上了障碍车。
上午十点左右,开来的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开路雄狮”。它通过很平稳,无惊无险,没有撞车,没有出错,顺利驶向9号考核点。
团队成员跟着车跑,还不忘边跑边鼓掌,算是为自家智能车又通过了一处障碍喝个彩。
但并非所有智能车都能顺利完成比赛。有的参赛车辆撞上电线杆,撞坏了自己的感应器;有的则莫名其妙地失了控,在直路上左冲右撞。
“我们以前测试时,车里都坐了三个人。今天完全空车,质量一下子轻了,我怀疑是加速度设置出了问题。”赛道旁,参赛团队成员念叨着,“以前实验时应该让它自己跑。”另一人接话:“哪敢让它自己跑,撞坏了怎么办?”
难在环境理解和决策
撞坏会是个大问题。
智能车的颜值大多不算高。因为它们要在车顶和车身上安装各种额外设备,用作智能车的眼睛。而这些设备大多并不便宜。
在正式发车半小时前,主办方会向参赛团队提供路网文件。国防科技大学参赛团队一名青年研究员表示,这就相当于你在开车时有了一份地图,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开。但是,路上会遇到红灯还是绿灯,交通状况是拥堵还是畅通,你无法提前预知,只能临场再自行判断。
“最难的就是对动态交通环境的理解。”上述研究员说。有些考点模拟拥堵交通状况,需要智能车先在两辆并排行进的车辆后等红灯,然后跟车,等到某条车道空出后,进行超车。好几辆车都在这一考点栽了跟头。
其实,智能车的“脑”内,储藏着多种面对不同路况时的反应模型。研究人员尝试穷举开车时会碰上的各种情况,教智能车做出应对。智能车脑内储存的知识和规则越多,它就越“聪明”。不过,“即使你教它识别出了99种道路指示牌,一旦碰到第100种路牌,那它就是不认识,就会出错”。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富春也参加了多届智能车挑战赛。专注智能与自动化研究的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智能车大赛主要就是考察车辆对环境的感知、理解和决策能力,其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底层控制和算法。
智能车的星星之火已经燃起
尽管比赛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插曲,但在挑战赛的总裁判长王飞跃看来,智能车的“智商”依然提升明显。
“以前参赛过的队伍,这次在环境识别水平上都有提高。”王飞跃讲了一个小细节。当时他坐在跟随参赛车辆的裁判车上,前方信号灯为绿灯,并无路障,参赛车却突然减速。他正纳闷,才发现一名警察穿过了马路。“按理说行人不会出现在那。但车辆感知到了,还减速让行了。”
本届比赛的各项考点,其实也充满“心机”,难度加码。大赛组委会放出了拥有仿人皮肤的机器人过马路,摆出了可以由遥控控制的移动路障,还专门挖出一条坑坑洼洼的S形弯道,让智能车体验一把乡村道路。
“不过它还不能涵盖所有典型交通场景,以后的比赛设置仍有完善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郑南宁这样评价。
作为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目的就是通过真实物理环境中的比赛来交流和验证我国“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研究进展和成果。郑南宁说,从这七年的智能车大赛可以看出,我国智能车在单元技术的研究层面上,与国外差距并不大;但是在工程化方面则不那么“给力”,企业没有成为研发主体,参赛车辆依然带有明显的“实验室”痕迹。
“智能车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信息领域的科研问题。”郑南宁感慨,智能车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传感技术要推进,对场景理解的基础研究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要更密切,还要和智能交通相结合……它需要跨学科协作,还需要企业界的力量。
多年的智能车大赛,算是点燃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智能车的热情之火。郑南宁预计,待到明年比赛时,智能车或许能迎来新的突破。
(科技日报常熟11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