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原动力
北京大学原校长、自然科学基金会原主任 陈佳洱

    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给科技创新这么高的定位,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感到任务艰巨,科技工作者更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我是搞基础研究的,本世纪初负责基础研究的规划。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的基础,是高新技术的源泉,怎样把基础研究搞上去,这个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现在我国的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真正能引领着走的不多。我们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发挥基础研究的作用。

    当时,我们提出,就基础研究而言,投入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是灵魂,制度是保障。从投入来讲,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总的研发投入的5%左右。当时,美国国家财政整个研发总投入里基础研究占40%,德国占28%,日本占15%—20%。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美国相比还有差距。另外,我国基础研究的环境不是很有利,片面追求SCI文章发表的篇数、被引用的次数和发表文章的档次,而不是实实在在看做出来的工作对推动科学前沿发展的贡献,或者对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英国的科技工作者看起来工作很轻松,花费很长时间在茶歇上,但事实上他们是利用茶歇时间在发展新思路、交流新思想。他们最看不起“文章机器”。我们应该在风气和文化方面做出改变,应该更重视研究工作是否对科学前沿发展有推动作用,是否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贡献。此外,基础研究是厚积薄发的,很多工作的一个周期要六年到十年,甚至更长。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在考虑规划基础研究的部分,有的不一定要求在“十三五”完成,而是为了下一步打好基础。(本报记者李艳整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