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3日 星期二
砺剑周至,叩开实战化之门
武警工程大学推进训练基地建设提升战斗力纪实

    □ 王晓军  朱海余  李 硕  常晓军

    从武警工程大学本部摩托化行军至秦岭脚下的周至训练基地大约40分钟。车程看似很短,实则中间隔了冰与火的距离。基地外,仅有一条公路与外界相连。南侧是山,四周是村。基地内无花无木,沙尘飞扬。瓢泼大雨和炎炎烈日时常交替“关照”着在这里驻训的学员。

    然而,对比校本部的“舒适便利”和训练基地的“枪林弹雨”,却几乎听不到有人抱怨。学员们说:“周至训练基地是大学给我们最硬的一块磨刀石,真正的军人就应该这样能打胜仗!”

    四年来,武警工程大学多管齐下,按照“贴近部队实际、突出建设重点、节约建设资源、拓展训练空间”的建设思路,新建和翻新了4个区域16类场地共33个场馆,初步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以训练基地为支撑、以东校区为补充,并具有大学特色的教学训练场地保障格局。其中,周至训练基地的规划建设更是走在了武警院校的前列,其综合效益正日益凸显。

    如今,整体规划的器械障碍训练大棚、综合性训练馆、勤务训练场、战术训练场、射击训练场、处突训练场等8个训练场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可同时满足2000人驻训。随着2015届“合训”学员入驻训练基地,各种实战化的训练正在这里上演。

    “以往是端坐在教室,吹着风扇看投影,想练都没训练场。现在课目转换很快,整天穿着迷彩服,既练军事技能,又练精气神。”在训练基地摔打磨练不到一个月,“玉面书生”的肖世雄变成了“黑金刚”,体重也从84公斤直线下降到74.5公斤,人又黑又瘦。

    为最大化提高场地使用并效率,周至训练基地在前期设计时,就遵循一场多用、一室多用、一馆多用的原则。模拟监区可作为军械库和学员宿舍使用,综合楼可组织索降、攀登等课目训练,射击场可同时满足50人组织射击。

    现如今,周至训练基地不仅是学员战斗力提升的“加工厂”,而且为学员开辟了一片科研“新战场”。第十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候选人、二等功臣维吾尔族学员努尔扎提在这里一边向体能极限发起冲锋,一边为他的“天兵”无人飞行器进行科研攻关。逼真的处突场景、恶劣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山地地形……这些苛刻的条件对于检验无人飞行器在极端条件下侦察、搜救和打击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笔者了解到,周至训练基地二期建设将着力提升基地信息化建设水平,计划将按“云课堂”引进来,加强军事训练模拟数据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近日,武警总部副司令员潘昌杰带领工作组在训练基地对2015届毕业学员进行了9个课目普考,该校取得了3个优秀、5个良好、1个及格的优异成绩,1600名“合训”学员中1597人顺利移交分流院校。

    该校训练部部长李宏伟介绍说,他们今年分四批,全员额、全要素、分批次的组织机关干部、教员去基地参加集训,重点解决干部、教员队伍军政素养参差不齐、军人意识淡化、军事素质偏弱等实际问题。集训采取“高职低配”的方式配置各级领导,实行基层干部和机关干部混编,现役教员与非现役教员混编(待考证),加强 “双向”交流学习。

    说到做到,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如今,对军人有了更深一步了解的教员,积极将所教专业课目与武警部队职能任务相结合,积极从学员的视角备课,其授课很快受到大家的欢迎,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

    目前,该校在训练基地已相继完成了教员集训、干部轮训、学员驻训等任务,其综合效益正日益凸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