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将买房结婚的20万元拿出来创业;他是当地第一个蚕桑学大学生,却不安现状,没有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天天想着创业。他就是山东省夏津县桑树种植合作社的社长王传振,一个实践着“新丝路”创业梦想的“90后”。
误入“养蚕”行
今年25岁的王传振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香赵庄镇王寨村,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要谈起一个“90后”是如何与养蚕结缘的,那还得从2009年的高考说起。
那一年王传振高中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他首先选择了最感兴趣的经济学。可命运偏偏跟王传振开了个玩笑,录取时专业被调剂,于是,他成了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
虽然专业并非首选,但王传振还是分外珍惜在大学学习的每一天。而随着不断地学习,他渐渐从植桑、养蚕中发现了乐趣。虽然大二时有机会重选专业,但王传振还是坚持留在了蚕学专业。
随着专业知识逐步丰富,如何学以致用就成了王传振思考的问题。在读大三时,王传振想运用所学,看能不能生产出产品,带来效益。于是,他向学校申请注册了“新丝路创业中心社团”,与20多位同学一起开始了校园创业。
创业过程中,王传振与同学研究蚕桑综合利用,陆续推出了桑叶茶、蚕丝被、蚕纱枕等产品,并在小范围推广。不仅如此,王传振还与当地实验小学合作,对小学生们进行养蚕科普,推广宠物蚕。一年多下来,整个创业团队收入2万多元,这也让王传振对未来从事养蚕行业有了信心。
2013年4月,大学即将毕业的王传振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将目光投向了家乡的那片古桑树群。为了做好论文,王传振在森林公园一住就是70天,每天外出调查,拍摄了近7000张图片,将18个桑葚品种分门别类。最终,这篇名为《夏津古桑葚树生物学性状调查及思考》的毕业论文完成,并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并成为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了解夏津古桑树群的参考文献。
回乡创业,桑蚕不分家
大学毕业后,正值家乡“葚果之乡,生态夏津”声名鹊起,王传振看到桑葚中的含金量,便毅然放弃大城市优厚的待遇,决定回到家乡发展。为了了解桑葚的用途和商业价值,王传振先到县里的一家桑葚酒企业工作,用8个月的时间里边干边学,了解和掌握了桑葚酒酿造流程。
由于桑葚苗培育适宜的温度在25℃—30℃,必须先在冬暖式大棚里育好苗,然后再移植到这大田里。因此,为了培育桑葚苗,2014年6月,王传振承包了本村的一个冬暖式大棚,仅租赁费用就达到6万元。另外,由于育苗到销售两年的时间里,是没有效益的,为此,王传振的父母拿出了家里仅有的、原本准备给王传振结婚用的20多万元,支持他的创业梦想。
桑蚕不分家。有了桑树,王传振开始拾起他养蚕的“本行”,并注册了一家生态农业公司,继续沿用了“新丝路”这个名字。
2014年9月,王传振在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杏坞园建起了养蚕试点,开始试验养蚕。虽说在大学期间也养过蚕,但那时毕竟有老师指点,这次才是王传振真正的第一次独立担当。为了养好蚕,王传振有时候要一连盯上三四天,不仅没睡过囫囵觉,就连饭也顾不得吃。然而,也许是太没经验,1个月后,王传振养的蚕开始摇头吐水,胸部萎缩并向腹部弯曲呈半月形,没几天就有不少翻滚吐水死了。眼看着蚕成片死去,一时又找不到病因,王传振心里郁闷极了。
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农信联社的工作人员找到了王传振,帮他联系科技站养殖专家会诊,确定蚕是氯丹粉中毒,随后采取隔离、清洗、通风等措施,终于避免了蚕全部死亡的后果。
看着剩下的蚕活下来了,王传振终于松了一口气。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晚上把预先扎好的方格蔟片平放在熟蚕蚕座上,使蔟与蔟相连。等一晚上熟蚕爬上蔟片后,再将蔟片搁挂到蔟架上。就这样,经过精心地培育,在经历了26天的生长期之后,王传振的第一批蚕茧终于成功产出并售出。除去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那一次,王传振收入了4600元。
虽然第一次养蚕的经过并不是十分顺利,但王传振非但没有灰心,反而更坚定了在桑葚及蚕桑这片领域深耕的决心。在王传振看来,夏津县有着养蚕的先天优势,气候不像南方那样潮湿,但也不会太干燥,这样一来,当地水土种植出的桑葚叶里汁水甜分大,养出的蚕产的蚕丝品质都在5A以上。在王传振的计划中,现在蚕园还处在试验阶段,如果养殖技术成熟后,一张种蚕卵,就能育出2.5万头蚕,整个蚕园的纯收入就能达到2万元左右。
推广循环生态农业,带动村民共致富
虽然蚕园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之前种植的桑树苗也还没有成材,但王传振却早已有了长远的规划:目前在夏津,农户多种植果桑,除桑葚果能够带来收益,桑叶基本都被浪费掉了。如果将来养蚕得以规模化推广,果桑树的桑叶可用来养蚕,这将每年给农户额外带来3000元左右的收益。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带动当地农户植桑养蚕,王传振还打算成立一个蚕桑农业服务站,专门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此外,王传振还将眼光投到了蚕桑的综合利用上。在王传振心中,“桑鸡鱼堂”一直是他憧憬的理想生态状态。桑就是种植桑葚树,果、叶两用,桑叶养蚕、喂养野鸡等;蚕粪可以喂鱼;堂就是特色食堂,桑叶茶、桑叶粉做的面食都可以发展为特色餐饮。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桑鸡鱼堂”来发展观光旅游和循环生态农业,并逐步建立起特色品牌。
虽然王传振事业还在起步阶段,但家乡的父老乡亲已经对这个“90后”充满了期待。附近五龙堂村村民岳乃玉、李克福家的大棚里以前都种的是黄瓜、西红柿,效益不是很理想。在看到王传振家大棚里桑葚苗效益不错后,表示以后也要一起种桑葚。县里旅游局的副局长看到王传振种的桑葚后,也夸奖他的桑葚果粒大,口感好,适合鲜食,希望以后可以在农户中推广。
随着王传振养蚕技术的逐渐成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开始到生态旅游区的蚕园里找他学习养蚕。村民韩秀萍说,以前王寨村也养过蚕,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就断了。现在王传振的蚕园开起来了,像她这样五六十岁,厂子、企业都不愿意招的人,以后就可以在家门口打上工,挣到钱了。
当谈及未来的规划时,王传振说,他对发展桑蚕产业很有信心。虽然现在事业还在起步阶段,但家乡有着古老的蚕桑文化,丰富的古桑树资源,只要坚持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路子,相信将来一定会大有可为。
(稿件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