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中冶建研院举办两岸三地钢结构技术交流会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霞 通讯员吴潇晓)8月28日,中冶建研院召开了“建院60周年学术交流系列活动之一——两岸三地钢结构技术新进展技术交流会”。会议由中冶建研院院长岳清瑞主持,沈世钊院士、周绪红院士、聂建国院士及“两岸三地”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岳清瑞表示,此次两岸三地钢结构技术交流会是中冶建研院6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开篇会议,也是2015年我国建筑钢结构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会,必将对两岸钢结构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冶建研院见证了我国钢结构的发展。由于历史积累和业务发展,钢结构一直是中冶建研院有特色的和重点发展的领域。通过鞍钢建设、武钢一米七工程,特别是宝钢工程,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极大地提高和发展了中冶建研院钢结构技术水平。钢结构工程应用的很多关键技术和产品源于这里:我国第一个焊接H生产线及其标准;我国第一批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及其专用电动扳手;我国第一个压型钢板和保温夹芯板生产线;我国第一个组合楼板拴钉及其栓焊机;我国第一个轻型钢结构体系及其设计软件等。

    会上,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对钢结构行业和技术发展、空间结构研究进展、桥梁和组合结构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报告和交流。来自香港建筑金属结构学会的彭耀光秘书长和台湾东钢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的梁宇宸博士,分别对港澳地区金属屋面防水技术以及台湾钢结构住宅现状与发展作了学术报告。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陈禄如对冶建院钢结构60周年进行整体回顾,在肯定进步的同时,发现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要求。

京ICP备06005116